谷雨天:防过敏、去湿气、降肝火!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04-20 07:42 阅读量1621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播谷降雨,预示着谷雨时节雨水充足适合谷物生长;第二个意思则与谷雨的由来有关,传说仓颉造字“天雨谷,鬼夜哭”,所以把仓颉造字这一天叫做谷雨。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养生要求:



1、防过敏:


谷雨过后,雨水增多,春风乱絮,草长莺飞,百花齐放,外感风邪,内有湿邪,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素有过敏体质者更应该注意避风避湿防过敏。中医学治疗过敏性疾病大多采用祛风除湿止痒,可见风和湿里应外合是中医认为过敏的主要机理。出门注意戴口罩,少接触花粉,雨天风天少户外活动。


2、防感冒:


谷雨过后,气温逐日上升,北方多风,风劲则寒,风弱则暖,故温差大;南方多雨,雨水潮冷,故气温时高时低,忽冷忽热,体弱者添减衣服不及时,就容易感冒。故平素应注意避风防寒保暖。

 

2、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需要营养摄入均衡。 




3、祛湿热,防肝火: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调整。


4、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尤其春日总给人们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时野外空气特别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活动为养阳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以到野外春游,这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使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


5、谷雨节气中,在精神情志养生方面,还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恬静的心态,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以防肝火萌动。


谷雨养生方:



枸杞子炖蛋


食材:枸杞子15克,鸡蛋1~2个。


做法:先将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加入枸杞子,加入少许调味品,隔水炖熟即可使用。


功效:补益肝肾,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目视物昏花、头晕、阴血不足者。


禁忌:脾虚滞泻者少食。



 

天麻鲤鱼

  

食材:天麻5克,茯苓10克,川芎50克,鲜鲤鱼500克,料酒、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葱、姜、麻油各适量。

  

做法:


l、鲤鱼去鳞刮腹,去鳃和内脏后洗净,从鱼背部剖开为两半,每一半再切成三四段,每段划几刀,装在蒸碗内;


2、将川芎、茯苓等切成大片,与天麻同放在清水中约4~6小时,再捞出天麻蒸透切成薄片;


3、将天麻片、川芎片、茯苓等片分别夹在鱼块中,然后放入料酒、姜葱,加入适量清汤,上笼蒸30分钟;


4、鱼蒸好后,拣去葱、姜,把鱼和天麻等扣入碗中,原汤倒入勺内。调入白糖、盐、味精、胡椒粉、麻油、清汤,烧沸撇去浮沫,浇在碗中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清利头目。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