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茅根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白茅根的形态特征
本品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
白茅根的性味
味:甘;性:寒。
白茅根的归经
入肺、胃、心、膀胱经。
白茅根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之功。主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
古代医家对白茅根的相关论述
①《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②《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③《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④《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⑤《纲目》:"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⑥《本经逢原》:"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⑦《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白茅根食用禁忌
1.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3.《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白茅根食疗方
白茅根饮
食材:鲜竹叶15克、白茅根12克。
做法:鲜竹叶和白茅根洗净后,共煎煮15分钟。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尿,清心除烦。
应用:适用于心火盛导致之小便黄,赤痛,尿频等症。
藕茅汁蜜糖露
食材:鲜藕榨汁100毫升,鲜白茅根榨汁100毫升,蜂蜜适量。
做法:将上三汁同调服用。
功效:凉血止血。
应用:适用于血热妄行引起之鼻血,尿血等症。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