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传说她“包治百病”,不实!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1-11-21 09:09 阅读量300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图片


艾叶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艾叶的形态特征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艾叶的性味

味:辛、苦;性:温;有小毒。

  

艾叶的归经

归肝、脾、肾经。


 图片

艾叶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效。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图片

古代医家对艾叶的相关论述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图片
 

艾叶的服用禁忌

①《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②《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③《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④阴虚血热者慎用。

 

艾叶食疗方


图片


艾叶红糖鸡蛋汤

食材:艾叶15克,红糖适量,鸡蛋2个。

做法:艾叶放入清水中大火烧开,小火再煮20分钟,然后沥出艾叶,打入鸡蛋,鸡蛋熟后放入红糖,吃蛋喝汤。

功效:温经、驱寒、止痛,安胎。

应用:针对宫寒不调、宫冷不孕、痛经等症。


图片

艾叶鸡汤

食材:母鸡1只,艾叶15克,生姜3片。

做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加适量调味料,喝汤吃肉。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

应用: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