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开始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病因:
目前认为,HHV-6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并不是惟一的病原。HIV-7感染亦可引起本症。HHV-6还可引起婴儿发生无皮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临床表现:
1.发热期常突起高热,持续3~5天。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期病程第3~5天体温骤然退至正常,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皮疹散在,为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很少融合。首现于躯干,然后迅速波及颈、上肢、脸和下肢。皮疹持续24~48h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皮。
治疗:
1、轻型患者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高热时可给予退热剂及对症治疗。但对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或者严重的病例,则需抗病毒治疗。
2、本病一般不重,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
幼儿急疹的预防:
1、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避免传染。
2、增加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清新。
4、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汗渍,以免着凉。睡觉时,被子不宜盖得过厚过多。
5、出现高热时,在服用退烧药同时可用暖水加医用酒精为孩子擦身,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