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
古代医家对荔枝的论述:
1.《玉揪药解》: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功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干者味减,不如鲜者,而气质和平,补益无损,不至助火生热,则大胜鲜者。
2.《食疗本草》:益智,健气。
3.《海药本草》:主烦渴,头重,心躁,背膊劳闷。
4.《日用本草》:生津,散无形质之滞气。
5.《本草衍义补遗》:消瘤赘赤肿。
6.《纲目》:治瘰疬,疔肿,发小儿痘疮。
7.《玉揪药解》: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8.《本草从新》:解烦渴,止呃逆。
9.《医林纂要》:补肺,宁心,和脾,开胃。治胃脘寒痛,气血滞痛。
10.《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产后水肿,脾虚下血,咽喉肿痛,呕逆等证。
荔枝的服用禁忌:
①《食疗本草》:"多食则发热。"
②《海药本草》:"食之多则发热疮。"
③《纲目》:"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病齿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④阴虚火旺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