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阻睡联想-“搭错线”的大脑

刘涛医生 发布于2025-06-26 22:50 阅读量348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J3vfP4CYxrmYWOAzj-FP7Q

导语: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很累很困,可一躺到床上,脑子里就像开起了运动会,工作、薪酬、家人、烦心事都蹦出来捣乱?这可能是大脑搭错线了!来看我的一个病友李强(化名)的故事,教你把睡意找回来。

第一章:李强的魔法床

李强像笔者一样,在深圳是千千万万忙碌的打工人之一。白天,他脑袋里塞满了工作:做不完的报告、比不过的同事、让人头疼的老板……他感觉压力好大,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最奇怪的事情发生在晚上。明明累得眼皮打架,只要他一躺到自己软软的床上,就像被按下了开关!那些烦人的工作想法、焦虑的情绪地一下全涌进脑子里:

白天同事被表扬了,邻座的同时升职了,朋友做生意赚大钱了,谁谁谁有换大房子了,他心里酸酸的(嫉妒)……

担心明天的任务做不完(焦虑)……

被老板批评的画面又在眼前晃(压力)…… 

结果呢?眼睛瞪得像铜铃!翻来覆去,烙饼一样,就是睡不着。床不再是温暖舒服的港湾,反而变成了让他心烦意乱的战场。李强很苦恼:我的床是不是被施了魔法?为什么躺上去就不困了?

第二章:不是魔法,是大脑搭错线了!

其实,这真的不是魔法。来我诊室就诊后我告诉李强,他可能遇到了一个听起来有点拗口,但意思很简单的毛病习得性阻睡联想

习得性是什么意思?就是后天学来的不小心养成的习惯。这不是天生的病,是李强自己无意中教会大脑的。

阻睡联想是什么意思?就是大脑把这个睡觉的地方,和清醒、紧张、焦虑这些本不该睡觉时出现的感觉错误地联系(联想)在了一起。

这就像经典的小狗实验一样:每次摇铃铛(原本和小狗流口水没关系)后,就给小狗吃肉(会让小狗流口水)。次数多了,小狗一听到铃铛响(联想信号),即使没看到肉,也会提前流口水(联想反应)。

李强的小狗实验是这样发生的:

1.信号=躺上床(就像摇铃铛)

2.错误反应=他开始在床上想工作、焦虑、嫉妒(就像小狗流口水)

3.习惯养成:他经常在床上躺着想那些烦心事(一遍遍重复摇铃铛)。

4.大脑错联:终于,只要他一躺上床(信号),大脑就自动地切换到紧张模式(反应)!根本停不下来!这就是习得性阻睡联想

结果就是:

大脑里的促醒中枢变得超级敏感。

促醒中枢立刻叫醒负责让人打起精神的小精灵(可以想象它拿着一瓶清醒药水”-这叫压力激素”),浇在李强大脑里。

而负责关掉警报、让人放松下来睡觉睡眠中枢却怎么也刹不住车。

一个拼命闹,一个刹不住,李强当然睡不着啦!

第三章:怎么给大脑解线?让床变回云朵

我告诉他说:别担心,习得性阻睡联想虽然麻烦,但大脑很聪明,它像有橡皮擦一样(神经可塑性),可以擦掉错误的连接,重新学习正确的!  

我对他进行规范的指导(医学上叫CBT-I治疗),开始了大脑重连计划,目标只有一个:让床只属于甜蜜的睡眠

1.【床,只是用来睡觉的!】(最最重要!)

  * 以前在床上做的事(看手机、想工作、写计划)统统搬到客厅沙发或者书桌上去!

  * 在李强家门口贴了个纸条:?手机、电脑、工作?达咩!禁止入内!

  * 李强严格遵守:床=睡觉+休息(打盹也只能在沙发上)。这就只给睡眠中枢发睡觉这一种信号!

2.【早起!再困也早起!】(固定生物钟)

  * 管昨晚几点睡着,闹钟一响(比如6点半),立刻起床!赖床也不行!

  * 为什么呢?这就像告诉大脑:嘿!我们每天的起床时间是固定的!规律性就是破除混乱的关键。

3.20分钟睡不着?起床玩会儿!】

  * 躺床上20分钟(数600只羊或者看时钟)还没睡着?

  * 马上起来!离开卧室!去客厅开盏小灯,做点无聊又放松的事:听点很慢很安静的音乐,或者看几页特别枯燥的书(别碰手机!)。

  * 什么时候真觉得困了(打哈欠、眼皮沉),再慢悠悠回床上躺下。

  * 核心思想:不要在床上和睡不着较劲!较劲只会让促醒中枢更活跃。不如离开战场,等真正有睡意援兵到了再回去。

4.【白天晒晒太阳,让清醒药水自然来去】

我告诉他说,白天多晒晒太阳(尤其是早上),能帮助身体里的清醒药水在正确的时间来,正确的时间走。这样晚上困意更容易出现。在医学上就是促进大脑的褪黑素正常分泌,能够起到在夜间帮助睡眠。其实在深圳大部分的年轻人日照都不足,尤其办公室工作人员尤为明显,笔者所在单位包括本人体内羟化维生素D25明显低于正常值,这是个普遍现象,不信的可以查查证实一下。

第四章:云朵回来了!

这个办法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开头几天,李强几乎天天晚上在沙发上看枯燥的书,累得够呛。但神奇的是,大概坚持了两三周后:

*他躺上床脑子里不再自动蹦出白天的工作焦虑了。

*那个烦人的促醒中枢终于不那么敏感了。

* “刹车睡眠中枢”开始能踩住了,清醒药水小精灵晚上也下班休息了。

*前后一共5周,李强惊喜地发现:那个软软的、温暖的、让人觉得无比安心的又回来了! 它不再是战场,又变回了舒服的大云朵。躺上去,很快就能进入甜甜的梦乡。

躺在床上看书的人

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睡眠科普:大脑脱敏计划四步走

1.最核心!刺激控制疗法:给大脑断联原则:彻底切断床铺与任何清醒活动焦虑想法的原有错误连接。像训练小动物一样重新训练你的大脑。

关键操作:

*【床=睡觉!唯一功能!】除了睡觉(以及啪啪啪),不在床上做任何其他事情!不看手机、不看电视、不看书(催眠的也不行初期!)、不工作、不聊天、不躺着想事情

*【困了再上床】有真实睡意(打哈欠、眼皮沉、思维模糊)时才躺下。不要早早上床酝酿睡意!这等于又给了大脑错误练习的机会。

*20分钟睡不着?立刻下床!】躺下后,如果感觉20分钟左右(不要看表猜时间,感觉差不多就行)还没睡着,或者开始烦躁、焦虑、想白天的事,立刻起床!去另一个房间或区域。

*【无聊放松区】起来后,在昏暗灯光下(避免强蓝光!)做点无聊、放松、不兴奋的事:听轻柔单调的音乐、看很枯燥的书(纸质版!)、冥想(可以数呼吸,但别强求睡着)、叠叠衣服...关键是:不投入、不刺激、感到轻微无聊甚至昏昏欲睡。

*【真困了再回来】等到真正感觉有睡意了(重复第2条的感觉),再回到床上躺下。如果还是20分钟睡不着?重复起床-放松-真困了再回来的循环。可能一晚重复好几次,这很正常!

*【固定时间起床!】无论前一晚几点睡着、睡得多差,固定时间(比如早上7点)必须起床!不赖床!这能帮身体建立稳定节律,让清醒药水(皮质醇)在正确时间到来。周末也不能改变太多(比如最多晚1小时)。

2.睡眠限制疗法:提高-睡眠的效率比(可选,但效果显著)。原则:通过暂时限制在床上的时间,让身体产生适度的睡眠需求(像一点小饥饿),提升入睡效率和睡眠深度,挤压清醒躺床的时间,打断错误链接。

*估算真实睡眠时间:记录几天平均每晚实际睡着的时间(不是躺床总时间)。比如平均只睡了5小时。

*设定躺床窗口:基于平均睡眠时间+15-30分钟。比如平均睡5小时,窗口可定为5.5小时(5小时+0.5小时)。严格只在这个时间段内躺床!

*计算入窗时间:固定起床时间(7:00) - 躺床时间(5.5小时) = 入睡时间(1:30)。也就是说,只有到凌晨1:30才能上床!(不管多困,之前只能在沙发上无聊放松)。

*保持起床时间固定!

*逐步拓展窗口:当在这个窗口内睡眠效率(睡着时间/躺床时间> 85%)稳定提高,感觉白天不那么困了,可以每几天/每周增加15分钟躺床时间(比如先延迟上床到1:15)。直到找到能睡够7-8小时又不破坏效率的窗口。务必循序渐进!如果效率下降就调回。

3.重塑床铺心态认知解绑

*上床不设KPI:不追求必须睡着,只追求放松休息。告诉自己:躺在床上放松,本身就是休息,睡着是额外的奖励。” 减少对入睡的焦虑和期待压力。

*接纳短暂清醒:半夜醒来几分钟很正常!不要看时间(避免计算恐慌),也不要逼迫自己睡。默念:身体需要时间调整,它会自己回来的,翻个身放松躺着即可。如果15分钟以上清醒且烦躁,再起床离开。

*转移焦虑垃圾:白天专门设定焦虑时间:比如下午5点,坐在非卧室的书桌前,花15分钟把担忧和待办事项写在纸上/手机里,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计划。然后告诉自己:我已处理过它们了,晚上是休息时间。睡前如果想起,就默念:我的焦虑已经在垃圾袋里(下午写好那个),现在不用管它

4.创建强大的睡眠推力:优化环境和习惯

*卧室环境要催眠:凉爽(18-22度最佳)、黑暗(全遮光窗帘,眼罩)、安静(耳塞)、整洁舒适。去掉一切提醒工作的东西!

*光线管理:白天晒太阳(尤其早晨),增强昼夜节律。睡前1-2小时调暗室内灯光,避免手机电脑蓝光(或用蓝光过滤)。

睡前仪式:睡前一小时开始放松程序:泡个温水澡、温和拉伸、听轻音乐、阅读轻松的书(非卧室进行!)等。

*饮食运动:下午晚些时候后避免咖啡因/尼古丁/酒精(酒精会干扰深度睡眠)。晚餐不过饱过晚,睡前避免大量饮水。规律运动!** 但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临床感悟与结语:

坐在诊室里,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的李强故事。那些辗转反侧的深夜,脑子里塞满同事的升职、老板的脸色、银行卡的数字、房子面积的大小…这种苦,我太熟悉了。因为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

年轻的充满动力,塞满了各种梦。朋友买房了、同学创业了、同行项目成了……朋友圈每一条别人的好消息,都像小针一样刺在心里,酸酸地胀着——那是甩不掉的嫉妒与攀比。白天拼尽全力还嫌不够,深夜躺上床:那些没完成的病历、晋职称的文章和课题、别人的光环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循环播放。

那时我觉得:是现实太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当然睡不踏实。

到后来才真正领悟:压垮睡眠的,从来不是外界压力本身,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压力——是那种急于奔跑、不肯放自己一马的焦灼心态,让黑夜变成了白昼的延长线。

我学会了转念

1.看见别人的光,不用照出自己的影。别人的成功是他努力的故事,而不是衡量我人生的标尺。真诚一句恭喜,然后踏实走自己的路嫉妒心少一分,心头的重担就轻一寸。

2.追赶,不如找准自己的节奏。真正的进步,不是非要超越谁的每一步,而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稳更强一点。攀比是偷走满足感的贼,偷走了安眠的底气。

3. “发财梦的想法,不能是燃烧自己的睡眠。清醒高效的白天,才是财富的基石。一个被焦虑压垮、被失眠掏空的人,能拥有多少持久的力量去追逐梦想?

当这些心态上的杂音慢慢减弱,身体才真正懂得放松的珍贵。黑夜,本该是白昼压力的解压阀,而非续战场。当你不再强求每一刻都要,或许才能在真正的平静中,拥抱那份姗姗来迟的、甜美的安眠。  

愿你从这一夜起,学会真正地放下,安睡入怀。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