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医治

黄基立医生 发布于2022-01-02 19:02 阅读量232

本文由黄基立原创

有些尿路感染un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反复出现,特别是有肾结石的病人、老年人、用过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抵抗力低的人,曾老去医院或药店,病情缠缠绵绵,始终不能断根,好一些又不好一些,就像常人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些病人可以说是复杂性尿路感染。不单病人头痛,连有经验的医生也很棘手。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在以下情况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①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③合并糖尿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抵抗力下降者。复杂性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愈,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看看那些原因容易引起复杂性尿路感染,即是危险因素”。如下表:


结构性尿路梗阻

结石

先天异常

尿路狭窄

前列腺增大

肿瘤

外源梗阻

功能性梗阻

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截瘫等)

膀胱输尿管反流

怀孕

泌尿道介入

放置导尿管

输尿管支架

膀胱镜

先天性疾病

多囊肾

髓质海绵肾

肾钙化

免疫抑制

肾炎、肾移植等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低, 容易复发, 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者超过半数, 除非纠正了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 否则极难治愈。


因基础疾病不同,感染的部位不同、细菌的种类不同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应采取个体化对待。看看是什么基础疾病,尿培养的结果药敏结果非常重要,严重程度看有没有影响全身的症状。

首先应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检查, 然后再开始治疗, 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的关键是要彻底, 另外要注意复查。对治疗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做尿路影像学检查,以弄清有无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异常情况。同时,还应注意有无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尿路感染经首次治疗后症状消失, 应于停药后1~2d、第2周、第6周进行复查,以后也应定期复查。复查时,可先查尿常规,如尿沉渣检查异常则应做尿细菌培养。如果追踪期间尿菌落数≥105CFU/ml则需继续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抗感染治疗的疗程至少10~14d, 治疗后停药10~14d需行中段尿培养以明确细菌是否清除。


糖尿病并发复杂性尿路感染时,易加重, 甚至导致坏死性肾乳头炎及肾功能损害, 因此,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治疗原则:①控制血糖:通过控制血糖, 不仅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 改善尿路的内环境, 使之有利于尿路感染的治愈。②抗生素的使用:对无症状性菌尿不宜长期使用抗生素, 如发生肾盂肾炎则必须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应以药物敏感试验为指导, 在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和药敏试验后, 立即开始治疗, 并予以足量、足够疗程。严重尿路感染者应予静脉给药、联合用药。


如果是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如留置导尿管等),因为导管上生物被膜的形成成为细菌定植和繁殖提供了条件,最有效的减少其感染的方式是避免不必要的导尿管置管,并尽早拔出导尿管。


抗菌的治疗可以联合用药(如头孢+氨基糖甙类等),也可以中西医结合使用,也可以联合抗菌素+免疫增强剂,包括免疫球蛋白等。


当然一般的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如平时增强体质(适量有氧运动)、注意卫生、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心情愉悦,生活环境窗明几净,生活用品消毒。


你可能还喜欢阅读如下内容:

  1. 痛风为什么会“痛”

  2. 肾功能到多少才是尿毒症

  3.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尿液留取

  4. 尿频、尿急就是尿路感染吗?

  5. 关注健康,从关注免疫球蛋白开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