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玉英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也就是说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1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其中胃癌在男性发病排第二位,女性排第三位。我国胃癌高发,发病和死亡例数均约占世界的50%,疾病负担严重,是癌症防治的重点。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与30年前相比,19-35岁青年罹患胃癌的数量整整翻了一番。
胃癌为何开始悄悄盯上年轻人?笔者根据多年肿瘤科临床从业经验,分析有以下原因:
一.生活不规律,久坐熬夜
随着现代工作与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加上年轻人在日常生活、饮食上节制力不够,目前最普遍的是“手机控”的低头族,很多人长时间的久坐低头玩手机或游戏,每天活动量极少,或者长期熬夜,或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等,使身体免疫力逐步下降,直到疾病。
二.长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
良情绪刺激会使人处于应激状态,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黏膜损伤,长期刺激会增加胃癌发生机率。
三. 饮食不健康
高盐分、烟熏烧烤、加工肉制品、腌制大酱、泡菜等皆被证实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早将烟熏、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肠、火腿、都列为一级致癌食品。腌制腊肉、香肠等食品以及大酱、泡菜等食物,含盐量极高;久置的剩菜剩饭,易产生亚硝酸盐,也易滋生细菌、病毒,增加胃部炎症,从而诱发癌症。
四. 抽烟、喝酒
抽烟百害无一利,酒精也对健康不利。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抽烟、喝酒会导致患胃癌的机率大大增加。吸烟已被证实与胃癌有显著相关性,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比从未吸烟者高出1.5-2.5倍。
五.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出4-6倍。我国常见共餐的饮食方式可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
基于以上原因,人们该如何正确地饮食起居以远离胃癌呢?
(1)、每天适当运动,生活规律,不要熬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表的最新“防癌指南”中建议,每天最好能运动,运动可以是快走或慢跑、跳舞、游泳、骑单车等,每天60分钟,每周3-5天。
(2)、平常心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压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要不畏惧,淡定从容地面对现实,勇敢地战胜困难。学会缓解压力,丢下包袱;善待自己,放低标准;远离虚荣,切勿过劳,别忘了休息。
(3)、避免高盐、烧烤烟熏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营养专家建议:要吃健康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煎、炸、烧烤、烟熏等。饮食要均衡,尽量减少摄取加工或过度烹调或调味的食品。
富含维生素A、C、E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预防癌症,可降低胃癌患病率。
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颜色为红黄色(橙色)的食物,比如胡萝卜、柿子、红薯、杏等都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分解为维生素A。
2、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新鲜蔬菜如青菜、韭菜、菠菜等,新鲜水果如橙子、柚子、猕猴桃、山楂、柠檬、红枣等。
3、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蛋、蛋黄、干果、食用油,豆类,粗粮等。
(4)、 忌烟、限酒、使用公共餐具。为了避免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家庭餐具可定期更换,或经常将餐具煮沸(沸水煮15分钟左右)消毒。
定期做胃癌早期筛查。40以上特别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定期做胃癌早期筛查。40以下如经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腹胀以及不明原因的贫血等症状时,建议胃镜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