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你睡的好吗?--中医教你顺应天时调睡眠

张春华医生 发布于2025-03-20 19:29 阅读量13706

本文由张春华原创

春分已过,万物生发。但不少人却发现:夜晚辗转难眠、清晨早醒多梦、白天昏沉乏力……这些“春困失眠症”并非偶然。中医认为,睡眠与四季变化息息相关,让我们从《黄帝内经》智慧中寻找答案。




一、睡眠问题的中医根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对应人体五脏中的肝,肝主疏泄、藏血,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三大常见病机:


1.肝火扰心
冬季进补积蓄的内热,加上春季阳气升发,易致肝火上炎。表现为入睡困难、急躁易怒、舌红苔黄,常见于熬夜人群。


2.湿困脾土
春雨绵绵易生湿,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多梦易醒、肢体沉重、舌苔厚腻,常见于饮食不节者。


3.阳气浮越
春属少阳,若人体阳气不能随季节有序升发,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表现为早醒、醒后难眠,多见于老年人。




二、顺应天时的睡眠法则

1.子午觉要睡好
亥时(21-23点)入睡:肝经当令前进入深度睡眠,肝血才能充分濡养心神。
午时(11-13点)小憩:心经当令时闭目养神或小睡15-30分钟,可改善下午疲劳。


2.饮食助眠三原则
增甘少酸:多吃红枣、山药、小米健脾胃(《千金方》:“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清肝降火:肝火盛者可饮菊花茶、吃苦苣,忌食辛辣烧烤。
祛湿安神:茯苓15g,莲子10g,百合10g煮粥,化解春湿困阻。


3.导引术调气机
春回大地,天气逐渐回暖,降水量增多,天气变化,气温早晚温差大。比如南方,则多为小雨或毛毛细雨,回南天湿气弥漫,易湿阻人体气机,引起睡眠障碍。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畅通经脉、灵活盘骨、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通过拉伸全身筋脉,促进气机升降,恢复阴阳平衡,有助于安眠。




①八段锦的具体动作

起势:左脚开立,与肩同宽,微微下蹲,两掌呈半圆抱于腹前;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收势:两掌合于腹前,体态安祥,周身放松,呼吸均匀,气沉丹田。


②八段锦的功效要领

八段锦功效:
1、有利于消除疲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头部血液循环;
2、能够预防脾胃和肠胃病,能够矫正驼背;
3、能够锻炼腰肌,能够预防近视,够很好的疏通经络。


八段锦功法特点: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八段锦习练要领:
1、松静自然;
2、准确灵活;
3、练养相兼;
4、循序渐进。


③八段锦应怎么呼吸

主要是采取逆腹式呼吸:主要步骤如下:


1、吸气的时候需要提肛、收腹、隔肌上升。


2、呼气的时候需要隔肌下降、松腹、松肛。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动作结合的时候需要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两手上举的时候呼气,在拉伸的时候闭气。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需要以天然呼吸为主,不要故意的去追求什么呼吸的细、匀、深、长。初学的人动作还不熟练时,只要配合自然顺畅呼吸就好。不要刻意呼吸、大呼大吸,尽量不憋气、用腹式呼吸。随着动作打开和熟练,在动作里“找”呼吸,身体更能受用。


第二种方法睡前推肝经:可降肝火、助眠。推肝经时,坐下,先把左腿弯曲,膝盖放平,让双手掌交叠按在左大腿根部内侧,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100遍,以感到疼痛为佳,如果没有疼痛感,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说明肝经通畅。注意:晚上11时以后最好不推肝经。按子午流注,晚上11时后肝胆经相继处于休息状态。


三、穴位按摩助眠法

太冲:位置:足背第1-2跖骨间;作用:疏肝解郁;操作手法:拇指按压至酸胀,每侧3分钟。


三阴交:位置:内踝尖上3寸;作用:健脾养血;操作手法:睡前按揉100次。


神门:位置: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作用:宁心安神;操作手法:食指立起点按1分钟。



四、特殊人群调理要点

儿童:春眠不安多与肝风有关,可捏脊3-5遍,配合清肝经(食指螺纹面单向推)。


孕妇:左侧卧为主,避免压迫肝经,可饮用桑椹红枣茶养血安神。


更年期女性:肝肾阴虚者,用枸杞10g,桑葚10g,酸枣仁6g代茶饮。


中医睡眠观强调“天人相应”,春天睡眠问题本质是人体与自然节律失调的表现。通过调整作息、饮食导引,让肝气条达、脾胃健运、心神得养,方能实现《内经》所言“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春养之道。愿您在这个春天,与万物共赴一场好觉。 


 
张春华  深圳大学总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鹏城岐黄工程中医药优才
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第一届中医特色技术应用与推广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脉学委员会副主委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
深圳市针灸学会第一届妇科生殖专委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不育不孕专委会常务委员
师从全国名中医耳鼻喉科泰斗熊大经教授、全国名中医针灸大家杨骏教授、中原名医妇科圣手张晓丹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呼吸疾病鼻炎、咳喘,耳鸣,耳聋,脾胃病、肝胆疾病、妇科、男科、睡眠障碍、风湿免疫病、皮肤病、肿瘤及多种疑难杂症。对于男女不孕不育(包括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习惯性流产、免疫性不孕、不明原因不孕、男方弱精症、精液不液化等)、月经不调(痛经、多襄卵巢综合征、子宫异常出血等)、子宫内膜异位证、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产后病、乳腺病、带下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运用针刺、艾灸、腹针、手法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疼痛、面瘫、脑梗后遗症等疾病。
张春华
于朗麓书院
2025年3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