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冬季气温的急剧下降,寒冷的天气会加剧血管收缩,增加”脑溢血“的发病几率。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冬天,大家都会接父母去暖和的地方过冬的原因。
脑溢血,其实就脑出血,是因为血管硬化或堵塞引起的脑部血管破裂,此病死亡率极高。一旦脑溢血后就会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半身不遂、甚至昏迷死亡等。
任何疾病再发病之前都是有早期症状的,有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很是隐秘,不易让人察觉。就连死亡率极高“脑溢血”的早期症状都很容易让人忽视!
脑溢血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白天嗜睡
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一开始只是短时间的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为持续性头痛。而且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所以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头痛、头晕,伴有呕吐,要高度怀疑脑血管疾病。这个时候应该立即测量一下血压。
肢体麻木
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一定要及时就医。
脸部皱纹变轻
脑出血发生之后,病变部位是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它会影响到人身上所有肌肉的功能。脑出血发生后,面部肌肉控制力发生变化,皱纹也可能突然变轻,因此,有时候,脸部皱纹变淡不一定是好事哦
舌根发硬、嘴角流口水
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突然出现的一侧嘴角流口水、不能说话或说话含糊不清。
当出现以上5种症状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就诊。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从年轻开始。
日常中,应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规律的作息
现在的社会,“熬夜”已成为另外一种靓丽的风景线。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促使很多人熬夜奔跑,但是压力再大,都一定要记住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而影响睡眠。
2、控制血压
根据作息调控好血压,能把脑溢血的风险降低30%左右。人体血压有两个高峰。第一个血压高峰是在上午10点左右,另外一个高峰在下午4点左右。下午高血压的高峰更容易造成脑溢血。所以中午吃完饭小憩15~30分钟,可以降低脑溢血发生的风险。
3、注意保暖。
寒冷的冬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脑溢血”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做为年轻一代,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年轻,不会发生这些疾病。现在,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预防脑溢血要从年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