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联合是快速治愈瘙痒性皮肤病的利器

赵党生医生 发布于2020-06-22 23:48 阅读量6278

本文由赵党生原创


       皮肤瘙痒症是以皮肤瘙痒为主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分原发性瘙痒症、继发性瘙痒症。根据皮肤瘙痒的范围及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大类。许多皮肤病首先表现出来的自觉症状就是瘙痒。每个人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痒觉不同,甚至同一人对同一刺激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痒觉也不尽相同。分散注意力、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创伤等都能降低痒阈值而不觉瘙痒,而精神舒缓时痒觉可加重,所以经常遇到不少瘙痒患者在晚上脱衣睡觉时往往最痒。痒觉也因部位不同而轻重有别,耳道、眼皮、鼻孔、肛门、生殖器及小腿前侧等处的皮肤特别容易瘙痒。


1.  痒和痛是由同一神经元传递

        现代医学对瘙痒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瘙痒的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认为:皮肤中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他们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可产生各种感觉,完成各种神经反射。痛觉是由皮肤表皮及表皮─真皮交界处的非特异性游离神经末梢来传导,而痒觉至今尚未发现特殊的痒觉感受器。普遍认为痒和痛这两种程度不同的自觉症状都是由同一神经元传递。换句话说,皮肤上的局限性物理刺激可致痒,较强较广泛的刺激则可使周围痒觉阻断而止痒,即通过提高痛阈而降低痒阈进而达到止痒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通过搔抓这种强刺激来抑制痒感,现实中许多千奇百怪的止痒方法,如针刺、刀割、开水烫洗等直至皮破血流,感觉瘙痒方止。由于频繁搔抓摩擦,皮肤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湿疹化、苔藓样变等继发损害。


2. 针药联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瘙痒症属于中医学“风瘙痒”范畴,中医认为内因多与肌肤气血失调相关,外因常与风、湿、热、虫淫相联,气血不和是瘙痒产生的病理基础。中医学从病机上讲气血不和则为痒,气血不通则为痛。从症状轻重上讲“痒为痛之轻,痛为痒之重。”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皮肤科赵党生教授认为,火针具有针刺和温灸的双重作用,它既有开门透邪、除湿清热、消肿散结的局部作用,又有激发经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全身功效。皮肤瘙痒性疾病轻症可以单纯内服中药或者外法进行治疗,重症及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如老年性瘙痒症、慢性荨麻疹、外阴及肛周瘙痒症、继发性瘙痒症,尤其是一些由内科疾患所致的瘙痒症则比较顽固难治,往往反复发作、瘙痒剧烈,以致多种药物亦不容易控制,应审证求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详分其病源因内因外,属实属虚,予以辨证施治。临床上往往急则治标,依靠止痒利器—火针疗法来快速止痒,同时配合内服中药缓则治本。


3.火针及其操作规范

      火针疗法,古称“燔针”、“烧针”,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外治方法。用碘伏消毒红斑、丘疹、结节等病损处,将不同粗细的火针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烧至通红,迅速垂直点刺皮损处,深度不超过皮损的基底部,点刺间隙距离约0.2~0.3cm。我们主张:首先,酒精灯应放在病变区附近,火针针尖要烧至通红,进针要稳、准、快;其次,为了减轻针刺时的疼痛,改良针具多选用(0.35mm×2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做为微火针来使用;再次,火针刺入的深浅不能按毫针的标准,不以有无气至或以手法定深浅,而要以患者病位的深浅、皮损的厚薄不同而定刺入的深度。一般项部、腰腹部、臀部等软组织较丰厚处可深刺,骶尾部、小腿伸侧、肘膝足踝、额部、肋间等肌肉菲薄处则浅刺;最后,火针疗法应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虚实补泻的原则,要求火针刺入穴位或皮损后,有时需要留针1分钟后再出针。在留针期间可行各种补泻手法,使火针的热力缓慢消散,并通过补泻手法让正气恢复,邪气祛除。



4.火针疗法的作用机制

        瘙痒症、结节性痒疹、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疥疮等是皮肤科的常见的瘙痒性疾病,慢性病程,容易复发,反复搔抓等刺激后往往引起皮损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单纯外用刺激类软膏效果欠佳。临床使用火针治疗瘙痒性、增生性皮肤病后1-3小时就能快速缓解瘙痒症状,1-2周可使肥厚皮损迅速变薄,展现其神奇的疗效和魅力。火针直接作用于表皮与真皮之间,刺激游离的神经末梢,传导给大脑皮层第二兴奋灶,提高痛觉从而降低痒觉而达到止痒的目的。

       火针的损伤、炭化学说认识到,炽热的针体快速刺入粘连的增生性病变组织,可使针体周围病理组织灼伤炭化,机体的吞噬细胞会将变性的坏死组织吸收排出。同时,缺损的细胞、组织通过周围健康组织细胞的再生予以修复,重新恢复原有的组织结构。通过临床大量病例的治疗和观察,赵党生主任医师认为皮损肥厚、瘙痒剧烈者针刺应深至真皮浅层、刺激量稍大效果更好。

       火针的促进、吸收学说认为,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不仅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速局部体液和血液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重新修复,而且具有软坚散结、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的作用。

       火针疗法也是一种应激疗法,通过局部的灼伤微创而纠正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正常反应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火针疗法的基础研究初步证实火针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及修复、促进血管再生及血液循环等多种作用,为火针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5.结语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皮肤科采用中药联合火针疗法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应用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就为此种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体会到简、便、效、廉的独特优势。火针中药安全实用,适应证广,治疗时间短,这种绿色疗法越来越在临床中受到患者的重视,它更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