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妈妈!”天刚蒙蒙亮,小九钻出被窝,伸了个懒腰,惊奇地问九妈:“您煮的什么呀?这么香!我的口水快要流下来了!”
九妈卖起关子毫不含糊:“今天是个特殊的节日,我们要吃一样特殊的食物,你猜猜?”
“嗯。。。”小九咧着嘴,露出两个门牙缺口,歪着脑袋思考着:“粽子?不对,那是端午节吃的!月饼?也不对,那是中秋节吃的!咦,妈妈,我还不知今天是什么节日呢!”
九妈一边给小九穿衣服一边说道:“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呀!”
“为什么要叫腊八这么奇怪的名字呢?”小九一脸疑惑,问道:“和我吹的喇叭有关系吗?”
“傻孩子,当然没关系啦。”九妈摸着小九的脑袋,解释道:“农历十二月,民间俗称‘腊月’。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在每年最后一个月,都要猎杀动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人们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为‘腊’与‘猎’看上去差不多,所以遂写成了‘腊祭’,农历十二月也就成了‘腊月’,而十二月初八叫‘腊日’,这一天就是腊八节了。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祖国各地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主要是把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总计不下二十种食材,放在大米或糯米中一起熬。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也就是昨天,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呢。”
“难怪妈妈昨天晚上在厨房忙活没有陪小九睡觉,原来您是在准备腊八粥呀!”小九迅速下床,穿好拖鞋,迫不及待的说道:“给我来碗腊八粥!”
粥类是宝宝们最早接触的辅食种类之一,半岁之后的宝宝都已经开始吃南瓜粥、紫薯粥等,他们对粥类并不陌生,肠胃功能也完全能够承担粥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负荷。
然而,腊八粥中食材丰富,很多都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宝妈要疑问了,是否可以给宝宝喂食腊八粥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但宝妈们也要注意:煲给孩子们吃的腊八粥在食材选择、熬制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特别的讲究,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吃得更健康。
一、宝宝最适合喝哪种腊八粥?
按照传统习俗,我们在制作腊八粥时,会将家里剩余的谷物豆类统统放在一起熬煮,这些食材主要是大米、粳米、赤小豆、小米、黑米、豇豆、薏米、绿豆、豌豆、蚕豆等为主料,再加花生、松子、葡萄干、核桃仁、莲子、栗子等。
宝宝们的消化能力较弱,妈妈们可以适当加入大枣、莲子、山药、薏仁等健脾益气、温中健脾的辅料。如果孩子积食,可以加入助消化的新鲜山楂。另外需要提醒妈妈们,花生、燕麦等食材容易导致孩子过敏,给一岁前的孩子煮腊八粥尽量不要添加。
具体根据宝宝的年龄建议如下:
6-12个月:建议以大米、小米为主料
对于6-12个月的宝宝,李博士建议宝妈们要以简单的大米、小米为主料,一般占整份食材的二分之一以上,配合少量红豆沙、绿豆沙(去皮哦)。
根据月龄,健康的宝宝可以在八个月后可以适当增加少量粳米、红枣(去核去皮)坚果类的松子、核桃、芝麻(碾碎)、山药、莲子(粉碎后)、栗子泥、豌豆泥、玉米汁等调和后食用。
禁止燕麦和全麦,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非常容易容易致敏。另外建议不要添加花生,尤其是陈年花生,容易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轻则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病症状。
小提示:坚果过敏的宝宝谨慎添加坚果类,可以适当加入栗子泥代替坚果。另外,一岁前宝宝不建议加麦麸,麸质过敏的宝宝不适合吃全麦类,一岁以前的宝宝不建议摄入麦麸食材。
桂圆并不适合一岁以内的宝宝食用,除了咀嚼问题外,内热、尤其是心火肝热、脾胃虚热、手心脚心发热和呼吸较为热气的宝宝不建议添加。
1-3岁:易胀气的宝宝减少豆类食材
1-3岁的宝宝,可以在以上基础上,适当增加葡萄干、蔓越莓、绿豆和红豆、大枣(去核)、白扁豆等。
需要注意的是,容易胀气的宝宝,减少豆类的食材,同时适当增加一些陈皮和山楂,以理气合胃。尤其容易积食的宝宝非常适用。
咳嗽的宝宝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甜杏仁和陈皮,干咳的适当增加坚果、湿咳的宝宝可以加入少许乌梅、甘草和桂花。
蛋白过敏兼麦麸过敏的宝宝,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添加小麦胚芽。小麦胚芽包含丰富均衡的且对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素,半杯小麦胚芽胜过4个鸡蛋的蛋白质成分。
3-6岁:糯米和红豆不要搭配在一起
绝大多数脾胃功能强健的宝宝,食材的选择性就比较宽泛了。注意糯米滋阴健脾,可以给干咳、大便干燥的宝宝适当增加,不宜超过整体材料的十分之一为适宜。糯米滋阴、红豆祛湿,两种食材尽量不要搭配在一起,食疗功效相抵。不建议放薏米,尤其是在配有糯米、大米的腊八粥中,它们的食性相抵,功效可能减弱。
另外,煮腊八粥时,莲子建议选择红莲子,黑豆选绿芯的。适当放点花生和葡萄干也是不错的。
二、给宝宝煮腊八粥注意什么?
1.粥要做得足够软
妈妈们日常在给宝宝煮粥的过程中,都会特意煮到烂软,这样才能够最大可能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腊八粥中的豆类比较多,要煮到适合宝宝娇嫩的肠胃比较难,所以熬制腊八粥的时间要相对更长。儿童腊八粥应尽量软滑顺口,让孩子容易消化吸收。
2.食材需提前浸泡
腊八粥中各种谷类和豆类或其它一些不容易煮熟烂的食材,可以在头一天晚上就洗干净、用温水浸泡,水量要足够涨发那些食材,还要多出来一些。第二天熬的时候,锅中的水烧开后,泡好的食材和浸泡用的水一起倒入锅中,这样不但熬制的时间短,而且浸泡食材水中的那些营养成分也会保留下来。
3.粥表面泡沫不要撇掉
腊八粥经过长时间的熬,粥锅表面会浮出一层浮沫,逐渐变成很厚的粘稠状。有些妈妈为了保证粥的美观选择用勺子撇掉不要,其实,这些飘在粥上面的浮沫,凉了以后在粥表面形成一层软膜,俗称“粥油”,含有脂肪、维生素很多,具有调理肠胃的重要作用,尽量不要弃掉。
3.红糖调味是关键
一岁以内宝宝不建议食用蜂蜜,可以适量添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红糖或黑糖调味,不仅含有可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等各种元素。
4.配菜要新鲜不建议吃咸菜和酱菜
没有加糖的腊八粥,吃起来还应该考虑加一些配菜。配菜尽量选择蒸或煮的新鲜蔬菜,而不要单独选取成人制作的咸菜。生活中很多人喝粥,喜欢就着咸菜、酱菜等腌渍类菜品,这些菜都是经过酱油、盐、糖等调料,用很长时间加工而成的,只有膳食纤维、钠,其他的营养素的几乎没有,而且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因此,不建议在给宝宝吃腊八粥时食用。
还在犹豫什么?快点给宝宝准备食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