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后,康复为何总是“不尽人意”?

李国江医生 发布于2025-02-12 09:05 阅读量1431

本文由李国江原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锻炼身体也日益盛行,运动损伤也相应增多,最为常见的就是脚踝扭伤,但是有的人脚踝扭伤几周就好了,有的人却几个月了,还是感觉一走就痛,是什么原因导致脚踝扭伤老是好不了呢?


踝关节扭伤迁延不愈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急性期处理不当

• 未及时采取RICE原则:在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如果没有及时遵循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的治疗原则,可能导致局部肿胀加剧、炎症加重,影响后续康复。

• 过早负重:在急性期未充分休息,过早负重行走,可能导致韧带和软组织的二次损伤。

2. 康复训练不足或不当

• 康复训练不足:未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能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本体感觉下降。

• 康复训练过度:过度训练可能导致关节和韧带的再次损伤,延缓康复。

3. 解剖结构和功能受损

• 韧带损伤未完全修复:踝关节外侧韧带(如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损伤后,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

• 关节活动受限:扭伤后,踝关节周围的多个关节(如胫距关节、距骰关节等)活动度可能受到影响,若未及时纠正,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4. 反复扭伤

• 关节稳定性下降:初次扭伤后,踝关节的稳定性可能减弱,容易再次扭伤,形成“扭伤—不稳—再次扭伤”的恶性循环。

• 本体感觉受损:反复扭伤可能导致踝关节本体感觉下降,进一步增加再次扭伤的风险。

5. 并发症的影响

• 慢性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慢性疼痛,甚至发展为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严重影响康复。

• 关节退行性改变:X光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存在踝关节退行性改变,这可能与长期的关节不稳定和反复损伤有关。

• 骨折或软组织损伤:严重的踝关节扭伤可能导致骨折、软骨损伤或其他软组织损伤,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康复困难。

6. 其他因素

• 忽视专业治疗:超过一半的踝关节扭伤患者在扭伤后未寻求专业治疗,导致损伤后的病理改变未能得到恰当恢复。

• 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因自身解剖结构(如高弓足、跟骨内翻)或神经反馈不灵敏等因素,更容易发生扭伤。

踝关节扭伤后,建议在急性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并在康复过程中遵循专业指导,避免反复扭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