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常的伤口,为何会引发破伤风危机?

李国江医生 发布于2025-01-22 18:19 阅读量1285

本文由李国江原创



在生活里,小磕小碰难以避免,可有些伤口,看似不起眼,却藏着大风险,比如可能引发破伤风。


一、致病根源


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引起,它生存力极强,土壤、灰尘、动物粪便里都有踪迹。这是种厌氧菌,喜欢在无氧环境里搞破坏。正常皮肤能抵御它,一旦有伤口,尤其是又深又窄的那种,像被钉子扎伤,或伤口被泥土、铁锈污染,还伴有坏死组织,就给了破伤风杆菌可乘之机。它在伤口深处无氧环境大量繁殖,产生痉挛毒素,侵犯神经系统,引发严重症状。




二、可怕症状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3-21天,通常在10天左右,根据伤口的特征、范围和部位,可能为1天到数月之间,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最开始,患者会有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等表现,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典型症状出现,先是咀嚼肌痉挛,导致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就像嘴巴被锁住一样。进而颈部、背部、腹部肌肉也痉挛,出现角弓反张,身体向后仰成弓形,模样十分痛苦。病情严重时,呼吸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还会引发肺部感染、骨折等并发症,威胁生命。


三、预防关键


1.伤口处理:受伤后,要马上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尽可能冲走细菌。然后用碘伏消毒,别包扎过紧,保持伤口透气。要是伤口深、污染重,赶紧去医院,医生会清创,去除坏死组织,降低感染风险。


2.疫苗接种:这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手段。儿童从3个月起,就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能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成人如果没按程序接种,或伤口有感染风险,也应及时补种。对于有严重污染伤口、未完成全程免疫的人,除了接种疫苗,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快速获得保护。


从大量的临床实践来看,在受伤后24小时内进行破伤风预防,能显著降低破伤风的发病率。如果超过24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破伤风的风险会相对增加,预防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患者出现破伤风症状的可能性也会相应提高。虽然强调24小时内预防,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尽快进行预防处理,依然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生活中,除了一些典型的伤口需要进行破伤风预防处理,像一些动物的抓咬伤、昆虫的咬伤、烧烫伤、烟花爆竹的炸伤等,同样也是需要根据伤口情况进行破伤风预防治疗的。所以,我们要时刻留意,做好预防,让破伤风无机可乘,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