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位妈妈带着小孩过来看病,脚指甲反复发炎,不到半年的时间,这是第三次了,前面两次也采取了手术拔甲治疗,好了没多久又犯,到底是啥原因?借这个机会,我就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甲沟炎的情况。
指甲的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相连,皮肤沿指甲两向远端伸延,形成甲沟。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主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手指,多由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过深等损伤引起。在足趾,多因崁甲或鞋子过紧引起,大多发生在拇指。甲沟炎多见于青少年或妇女。一般它可发生于手指,或者发生在足趾,发于手指者常有啃手指的不良习惯,发于足趾者常由嵌甲继发感染引起。在足趾,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大多发生在拇指。
在发病的最初期,表现为指甲的一侧轻度疼痛和红肿,之后加重化脓,脓液向另一侧或甲下蔓延,形成甲下脓肿,在甲下可见到黄白色脓液,使深处指甲与甲床分离。由于指甲阻碍脓性物排出,感染可向深层蔓延而形成指头炎。炎症还可发生于甲根处或扩展到另一侧甲沟,感染加重时就常有疼痛加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在足趾嵌甲的一侧常有慢性肉芽组织增生,使伤口长期不愈。
甲沟炎不治疗不会自行痊愈, 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化脓。长时间不治疗趾甲会严重变形,导致甲床破坏,最后趾甲缺损,严重者甚至导致不长指甲。如果趾甲反复发炎,容易引起甲下脓肿,严重的有可能引起骨髓炎。有的患者长时间不治疗,导致指甲部位的免疫力降低失去了指甲的天然保护屏障的作用,导致感染真菌性疾病甲廯(灰指甲),甲癣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真菌性疾病,如不治疗可能会引发头廯,手廯等一系列的疾病。所以有了甲沟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在发病的早期可以采用保守治疗,采用患指热水浸泡或热敷、贴敷药膏、理疗、抬高患肢等疗法,一般可以消退,对于局部有创口的避免沾水,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消毒,必要时包扎处理,酌情使用抗生素,一般可以选择鱼石脂,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等外用。
已有脓液的,可在甲沟处作纵形切开引流。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围时,可在两侧甲沟各作纵行切口,将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纱布或乳胶片引流。如甲床下已积脓,应将指甲拔去,或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拔甲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甲床,以免日后新生指甲发生畸形。拔甲后,一般3~4个月后新生指甲即可完全覆盖甲床,只要感染灶未破坏或手术时未损伤甲床或甲基质,新长指甲一般不发生畸形。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甲沟炎的发生呢?
1、平时爱护指甲周围的皮肤,不使其受到任何损伤,指甲不宜剪得过短,更不能用手拔“倒刺”。
2、木刺、竹刺、缝衣针、鱼骨刺等是生活中最易刺伤甲沟的异物,接触时应格外小心,谨防刺伤。
3、平时注意手指的养护,洗手后、睡觉前擦点儿凡士林或护肤膏,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4、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可涂擦2%碘酒后,用创可贴包扎,以防止发生感染。
6、剪指甲不宜过短,手指有微小伤口,可涂碘酊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护,以免发生感染。
7、穿鞋选择大小肥瘦适当、合适轻便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