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路脚后跟就痛,用不上力,怎么回事?

李国江医生 发布于2023-10-18 14:54 阅读量530

本文由李国江原创

今天门诊来了一位大叔,说是半个月前开始出现脚后跟疼痛,一走路就痛,不走路就还好,想锻炼一下,脚还使不上劲,因为正在不算严重,对生活影响不大,没太当回事,最近两天明显感觉痛厉害了,不动也隐隐作痛,不敢用力。

简单查看了一下大叔的脚后跟:和对侧相比,脚后跟上方明显要肿大一些,外面看没有明显发红,摸上去也没有发热的感觉,但是局部压痛比较明显,指导大叔患足抗阻力跖屈,足跟上方疼痛明显加剧。可以初步判断出这事一个跟腱炎的表现。

跟腱是由连接小腿后方肌群与跟骨的带状肌腱纤维组成,张力通过肌肉收缩传递到跟腱。由于跟腱的横断面较肌肉组织小得多,约1:60左右,故而跟腱组织负担的单位张力远高于肌肉。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各种原因造成的跟腱在剧烈运动时受到反复拉伸,导致跟腱纤维撕裂、损伤、钙化,慢慢导致弹性减弱,形成钙化、骨化,形成跟腱炎。突然剧烈运动,没有缓冲运动,跟腱突然被拉伸,可能导致急性跟腱炎;过度肥胖、小腿肌肉无力,运动时跟腱负荷加重,会诱发跟腱炎;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跟腱细胞的损害,也可以诱发跟腱炎。

如何判断自已是否患上了跟腱炎呢?典型症状表现为:脚后跟上方4cm左右位置跟腱处肿胀、疼痛、僵硬,活动或受力后加重,严重者不能自主行动。急性期:跟腱部疼痛,按压时加重,在行走跑跳时加重,严重者可不能自行运动,跟腱部出现发红、肿胀、增粗。慢性期:跟腱部疼痛、僵化,小腿两侧肌肉绷紧、僵硬。


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并不控制活动力度,可能出现跟腱断裂。症状上会出现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到医院可以采用的常规检查方法有彩超和X线,彩超检查显示跟腱及周围软组织显示断裂或增粗,伴有血流状态减弱、水肿。X线拍片可以协助排除骨折,病程较久这还可以发现跟腱的钙化和足跟的骨刺形成。

出现跟腱炎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急性期内,我们要遵行RICE原则,患足制动,冰敷,包扎固定太高,避免继续活动引起的二次损伤,此外我们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外用的消炎止痛的药膏,比如说扶他林乳膏,洛索洛芬凝胶膏,酮洛芬乳膏等,千万要避免揉搓患处,以免加重损伤,加重症状。

倘若在此基础上,局部的疼痛无明显缓解,甚至呈现加重趋势或者疼痛严重影响活动,就必须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切记拖延过久,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

到了医院之后,医生会进行必要的问诊和查体后,会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之前提到的彩超和拍片,结合相应的既往史可能还会进行一些血液方面的检测,如血常规,血沉,尿酸等等,用以排除一些其他可能诱发跟腱炎的疾病,为后续的治疗做准备。

本病可治愈,治疗的目标是缓解足跟部红肿、胀痛,可自由行走,阻止进一步钙化、断裂。主要选择通过多休息、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对症,若保守治疗6月左右不能缓解,选择手术治疗

普通人应该怎么预防跟腱炎

  1. 运动前充分热身,循序渐进加强运动力度或高强度和低强度交替进行,不应突发剧烈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式。
  2. 运动后注意放松腿部肌肉,可以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3. 肥胖者减轻体重、多进行一些不会损伤跟腱的运动,如游泳等。
  4. 合并一些其他疾病如痛风、类风湿关节的患者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并定期复查。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