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遍地开花”,除了手术还有更微创治疗新模式

杨成林医生 发布于2024-10-22 11:13 阅读量800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uUKpS9U_zrGZmOhdzB-BXQ


一提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癌变

人们就会想到:



但真正的癌症治疗

可不是一切了之这么简单

有些肿瘤跟“野草”一样切了又长

到最后切无可切



常规手术不行

我们另辟蹊径

寻找新突破——






家在山东的李梅(化名)就深受肺结节“纠缠”的困扰。


3年前,她在老家医院查出右侧多发肺磨玻璃结节,当时的医生初步考虑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




于是,李梅便做了胸腔镜下右肺下叶肺癌根治术+右肺上叶部分切除术(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最后病理诊断为同时性多原发肺腺癌(右肺下叶主病灶IA期肺腺癌,另一灶原位腺癌,上叶一灶原位腺癌




手术切除了一部分肺,右侧余下的两个结节建议随访,暂时未被“清理”。



后续随访,CT检查结果显示余下两个磨玻璃结节在缓慢增大。


2023年底,CT报告再次“预警”右中肺结节已长到9mm


若再次手术,则需要切除右肺中叶及部分右肺上叶,这样对李梅的身体损伤非常大。


当地医院建议李梅采用肺肿瘤消融治疗,但由于条件有限未能实施。



在病友群里,李梅了解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肺肿瘤消融治疗技术,2023年12月中旬,她在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始接受治疗。





考虑到李梅在3年前肺癌时即存在的结节,还诊断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随访三年来肺结节持续增长。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成林认为,若贸然进行开胸手术,对李梅肺功能影响不容小觑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杨成林开始“消融”啦!


选择合适体位进行局部麻醉,在CT辅助下置入射频消融针,精准定位到结节结节所在处——右中肺进行热消融。将近30分钟,第一个结节顺利完成消融。采取同样的办法,处理右肺上叶结节。


肺肿瘤热消融过程
  • 图A:右肺中叶混合磨玻璃结节,直径9mm,CT考虑肺癌

  • 图B:消融针穿刺肺结节过程

  • 图C:消融针穿过结节中心

  • 图D:形成典型的“煎蛋”征像,标志着肺结节完全消融。


肿瘤热消融治疗术的顺利完成,成功挽救了李梅的肺,避免造成其肺功能的“严重受损”。


图为杨成林正在进行

CT引导下的肺肿瘤热消融术治疗术


进行消融治疗会产生不适吗?李梅表示:“没有一点儿不舒服,感觉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痛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天后,李梅出院了。临行前,她对杨成林及胸外科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



创伤小、恢复快,不用再次做开胸手术,这次的治疗我给一个大大的‘赞’!






52岁的王先生(化名)体检时,双肺共发现9个磨玻璃结节,分布在双肺不同肺叶的不同位置,其中一个8mm磨玻璃结节,还位于肺部较深的位置。

若选择手术,王先生很可能要切掉1/3的肺,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日常呼吸也会十分吃力



胸外科主任于振涛领导团队为王先生采用了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局部射频消融治疗术最大可能保留了王先生的肺功能,而局部消融也能将肺结节完全“一扫光”。



82岁的张伯(化名)是个老烟民,有慢支肺气肿病史,还有糖尿病、高血压。


体检发现左肺下叶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半年,直径1.5cm,CT后初步判定早期肺癌。


起初,医生准备采取的是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但在术前检查后发现还埋了不少“雷”:


报告显示张伯患有严重的肺功能障碍,FEV1仅为0.47,占预计值的42.5%……



经过全面评估后,团队判断张伯无法耐受手术治疗,便为其采用了射频消融术,张伯最后治愈出院。


*FEV1:该值测定是判定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一个常用指标,临床上常以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做判定,正常值为83%。所以FEV1%测定较低可能判断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据杨成林介绍,肺肿瘤热消融治疗术是一种已非常成熟的方法,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治疗(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互相取长补短)






该治疗方法可同期取组织做病理检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及可反复使用等优点,尤其适合不能耐受手术患者以及多发肺结节患者。


同时,肺肿瘤热消融治疗术不会造成脱发、乏力、厌食、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坏死的肿瘤组织蛋白片段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增强免疫细胞抗肿瘤能力。



肺肿瘤热消融治疗术适用的人群也比较广,以下患者都可以考虑做热消融治疗:


  • 因身体情况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治疗

  • 肺多发结节单纯手术无法完全切除

  • 肺癌术后剩余肺结节手术无法处理

  • 原发肿瘤控制良好的肺部寡转移瘤

  • 靶向治疗后全身情况稳定而局部肿瘤进展

  • 以及其他对外科手术内心恐惧的肺结节患者



胸外科介绍


中国医院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自成立以来,秉承“一院一科两区”的理念建设学科,深圳医院和北京总院一脉相承,共享医教研资源。胸外科从总院引入肺肿瘤消融治疗术,在院领导的统筹安排和各兄弟科室的协助下,目前已成熟开展该技术,并设立了亚专科门诊:肺结节消融门诊。肺肿瘤消融治疗术有望为不可手术或放疗的早期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专家介绍


点击专家头像,即可一键预约

于振涛

胸外科主任 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 擅长领域: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食管癌Ivor-Lewis手术、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腔镜肺段亚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早诊早治、局部晚期疑难肺癌食管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 专家简介从事胸部肿瘤外科临床工作30年,完成手术近万例。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199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在南丹麦Odense大学医学院胸外科进修临床。


◆ 学术任职:担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ESTS会员、ITMIG会员等。兼任《纵隔外科学》副主编,参与编写《机械性胸部肿瘤外科手术》《食管成形术》《纵隔肿瘤学》《纵隔肿瘤病理学》《肿瘤转移学》等多部丛书,在国际各大期刊发表SCI论文近百篇。


◆ 出诊时间:普通专家门诊-每周二上午;特需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


杨成林

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擅长领域:擅长肺癌的微创手术、消融及综合治疗,特别是在采用胸腔镜手术联合消融治疗多发磨玻璃结节方面经验丰富。


◆ 专家简介从事胸部肿瘤临床和科研工作10余年,学术成果曾被欧洲胸心外科年会、世界肺癌大会等国际会议录用和宣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担任多家医学期刊杂志审稿人。     


◆ 学术任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协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胸部肿瘤MDT专业委员会首届秘书,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每周三下午



END

编辑 | 党政办公室

来源 | 胸外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