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杨成林医生 发布于2024-10-06 13:37 阅读量422

本文由杨成林原创

相比于开胸手术而言,消融治疗更加微创,但是也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


1.疼痛:在局麻下手术,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临近胸膜的病变行消融治疗时,常常需要止痛治疗)。手术后疼痛一般为轻度疼痛,可持续数天,也可持续1~2周,很少出现中度以上的疼痛,可以用非甾体类药物止痛。


2.消融后综合征:由于坏死物质的吸收和炎性因子的释放,约1/3患者可能发生消融后综合征,主要症状为低热、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3~5 d,少部分可能会持续2周左右。这种情况对症处理即可,必要时除给予非甾体类药物外,可以适量短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要加强支持治疗。


3.咳嗽:消融术中出现咳嗽十分常见,剧烈地咳嗽可导致或加重气胸或皮下气肿,有时可使消融电极(天线、探针或光纤)脱靶,有时加剧患者紧张甚至不能耐受消融。引起咳嗽的原因可能是消融时局部温度增高刺激肺泡、支气管内膜或胸膜所致,术后咳嗽是肿瘤组织坏死及其周围肺组织热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预防:术前1 h口服可待因可减轻咳嗽反应。轻度的咳嗽不影响消融手术,剧烈咳嗽要停止消融手术或间断消融。术后咳嗽可适当给予止咳化痰药以及必要的抗菌药物。


4.胸膜反应:消融过程中刺激了支配壁层胸膜的迷走神经,兴奋的迷走神经可使心率减慢、甚至心跳停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暂停消融,要充分局部麻醉,并适当应用阿托品、镇静剂等药物。


5.少量咯血:由于消融针穿刺过程中刺破肺内血管或者消融损伤造成的局部反应,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少量咯血仅需内科保守治疗。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