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也眩晕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5-11-10 10:01 阅读量98

本文由齐伟原创

患者:何某,女,53岁。

主诉:眩晕、恶心2天。

病史:5年前因颈源性眩晕曾在我院治疗,痊愈出院。2日前因劳累眩晕复发,自觉天旋地转,视物晃动,不能睁眼,恶心。遂到吉大二院就诊,查脑MRI未见异常,诊断为“颈源性眩晕”,口服西比灵未效,今来我院。

查体:闭目,家人扶入诊室。枕下肌紧张,压痛(+),第2、3颈椎右侧横突前方触及纵行条索,压痛(+),且头晕症状加重,项韧带紧张,压痛(+)。

诊断:

颈源性眩晕

治疗:手法松解枕下肌群、横突前结节及右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周围软组织,针刀松解枕后隆突下缘。

结果:眩晕、恶心立解,能够睁眼视物,视物清晰无晃动,走路无需帮助。

讨论:

一般认为,颈源性眩晕多与颈椎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此患素有“颈源性眩晕”病史,外院确诊为“颈源性眩晕”,加之眩晕症状较重,未做旋颈试验及相关影像检查。

第2、3颈椎右侧横突前方触及条索,压之疼痛,且能引发眩晕症状加重,考虑眩晕与条索相关。据条索所在解剖位置,考虑为“颈上交感神经节”。患者颈椎病变,牵张、挤压或炎性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进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颈内动脉神经分支到眼的相关神经、脑垂体、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可引起眩晕等症状;颈内静脉神经连于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咽支连于喉上神经、心上神经连于心深丛和心浅丛均可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治疗时手法松解颈上交感神经节附近软组织,解除压迫及牵张刺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吸收,眩晕等缓解;项韧带紧张,影响颈椎前后力学平衡,因韧带坚韧、弹性欠佳,手法松解困难,故以针刀松解。

相关解剖:

颈部交感神经结包括上、中、下三对,其中上四对融合成颈上神经节,第5、第6合成颈中神经节,第7、第8合成颈下神经节。颈上神经节最大,位于第2、3颈椎横突的前方,有下述分支:(1)灰交通支,分支支配颈部皮肤的血管、立毛肌、汗腺。(2)颈内动脉神经,形成颈内动脉丛,随颈内动脉入颅,在海绵窦内移行为海绵丛。其中海绵丛还分成下列分支:a.交通支,入眶后至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b.睫状神经节交感根,随睫状神经至眼球内,分布于瞳孔开大肌;c.脑垂体支,至脑垂体;d.终末支,随颈内动脉的分支形成大脑前动脉丛、中动脉丛、眼动脉丛。(3)颈外动脉神经,缠绕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周围,形成相应的神经丛。(4)颈内静脉神经,随颈内静脉连于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5)咽支,与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咽支合成咽丛,有交通支和喉上神经相连。(6)心上神经,循颈动脉鞘下降到胸腔,右侧的经锁骨下动脉至心深丛,左侧经主动脉弓入心浅丛。

参考文献:临床神经解剖学,芮德源、陈立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