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百变腰痛-腰腹臀肌肉损伤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4-08-27 21:56 阅读量752

本文由齐伟原创

    【时间】2024-07-23 09:18

    【地点】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室

    【患者】陈某,男,43岁。

    【主诉】腰痛2年余。

    【病史】二年前摔倒后出现腰痛,休息后缓解,而后健身腰痛复现,曾平乐骨伤医院、我院针刀科就诊,以腰肌劳损治疗未愈来诊。

    【现症】腰痛,睡软床、久坐、开车时明显,劳累及夜间加重。
    【体征】痛点位于腰部左侧,腰椎后伸、左侧弯、下蹲痛重。左侧臀大肌、腰大肌紧张,压痛(+)。

   【影像】20221121中山七院腰椎CT报:腰3/4椎小关节不稳;腰2椎体左侧椎弓根低密度影;腰3/4-腰5/骶1椎间盘膨出并腰4/5椎间盘右后突出;右腰4/5水平右侧神经根及马尾明显受压可能。骨盆及腰椎X线片见腰椎侧弯伴旋转,水平骶椎。

    【诊断】腰大肌损伤(左);臀大肌损伤(左);

    【治疗】刃针松解臀大肌,手法松解腰大肌。

    【结果】腰痛消失。

    【二诊】2024年07月20日,左侧腰痛消失,右侧胁下疼痛。痛点位于右侧髂嵴处上缘,左右侧弯加重,右侧弯时明显。查体见右侧臀大肌上束紧张,压痛(+),L2、3右侧横突压痛(+)。

    【诊断】臀大肌损伤(右);腰方肌损伤(右);

    【治疗】刃针松解右侧臀大肌、腰方肌,伸展强化臀肌。

    【结果】腰部右侧疼痛消失,左侧弯时左侧髂嵴上方疼痛。

    【体征】推右侧胁部筋膜向上左侧弯左侧疼痛消失。

    【诊断】筋膜损伤(右侧胁部)。

    【治疗】手法加运动松解右侧胁部筋膜。

    【结果】左侧弯左侧腰痛消失。

    【三诊】2024年07月23日,腰部疼痛明显减轻,转为隐痛。痛点位于右侧。髂嵴上缘压痛(+),中立位左右侧弯右侧疼痛加重,腰椎略前屈位左右侧屈无疼痛。

    【诊断】腹内外斜肌损伤/粘连。

    【治疗】手法松解右侧腹内外斜肌。

    【结果】腰痛消失,立位左右侧弯未引发。

    【讨论】腰痛为临床常见病症,有腰源性腰痛、盆源性腰痛、腹源性腰痛、脏源性腰痛之分。单源性腰痛诊治相对简单,而多源性腰痛相对复杂,诊治有一定难度。本案为腰源性、盆源性、腹源性腰痛的复合,治疗过程中疼痛位置及疼痛加重姿势不断变化,病变则治变,诊断名称与治疗靶点必须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本案平素久坐,病因复有外伤、健身两端,病程长达两年之久,多次接受针刀治疗,故损伤部位较多,痛点广泛,诱发因素相对复杂。

    首诊腰痛位于左侧,腰椎后伸、左侧弯、下蹲痛重;左侧臀大肌、腰大肌紧张,压痛(+);影像见腰椎X线片见腰椎侧弯伴旋转;诊断为“腰大肌损伤”、“臀大肌损伤”。腰椎后伸痛重为腰大肌损伤所致,腰椎左侧弯、下蹲加重与腰椎侧弯伴旋转相关。单侧腰大肌损伤可致腰椎侧弯伴旋转,并波及骨盆。单侧臀大肌损伤可引起骨盆的侧倾、扭转及屈髋受限,进而影响腰椎。治疗腰大肌、臀大肌后腰痛消失,证实诊断无误。

    二诊腰痛位于右侧胁下,左右侧弯加重,右侧弯明显;触诊右侧臀大肌上束紧张,压痛(+);L2、3右侧横突压痛(+);诊断为“臀大肌损伤”、“腰方肌损伤”。刃针治疗后右侧腰痛消失,左右侧弯未引发。左侧弯时出现左侧髂嵴上缘疼痛,考虑左侧弯时左侧腹斜肌收缩发力引起。左侧弯时左侧腹肌发力不大,正常不会引发损伤而疼痛,疑为右侧腹壁筋膜紧张,左侧腹肌侧弯时需过度发力而损伤。向上延展右侧腹壁筋膜,侧弯时左侧腰痛消失,证实推测正确,故以松解右侧筋膜治疗左侧胁痛,术毕痛止。

    三诊腰痛位于右侧,程度轻微。查体髂嵴上缘压痛(+),中立位左右侧弯右侧疼痛加重。髂嵴上缘为腹内外斜肌所止,单侧侧屈疼痛可为腹内斜肌或腹外斜肌所致,双侧侧屈均疼痛提示腹内外斜肌同时损伤或二者粘连,诊断为腹内外斜肌损伤/粘连。腰椎略前屈位腹内外斜肌均松驰,故腰椎左右侧屈无疼痛。手法松解治疗后疼痛消失,左右侧屈疼痛未出现,证实诊断正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