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治踝不碰踝-习惯性踝扭伤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4-03-28 22:46 阅读量1509

本文由齐伟原创

【时间】2024年3月16日  10:00

【地点】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推拿科门诊

【患者】刘某,女,36岁。

【主诉】左侧踝关节反复扭伤20年。

【病史】20年前左侧踝关节扭伤致踝部肿痛,休息后好转,而后扭伤反复出现。三年前在洪都中医院就诊,予针灸推拿艾灸治疗后好转。去年12月下楼梯再次扭伤,致左跟骨撕脱性骨折,石膏固定治疗后肿痛减轻,时有足内侧牵扯痛,行走疼痛加重。曾在我院足踝外科就诊,考虑副舟骨损伤,建议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拒绝,为求中医治疗来诊。

【现症】时有左侧足内侧到小腿前外侧牵扯痛,行走加重,需拐杖辅助走路,偶有足内侧到膝关节后内侧、大腿内侧的牵扯痛。

【体征】痛点位于左侧足弓内侧缘,当足舟骨、内侧楔骨之所在。足舟骨向内侧突起,足舟骨、内侧楔骨内侧面压痛(++)。仰卧位左下肢内旋态,内收肌紧张,压痛(+)。

【影像】20231208南昌洪都中医院MR示:1、左跟骨撕脱性骨折。2、左距腓前韧带损伤。3、左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及踇长屈肌腱腱鞘积液,提示损伤。4、左踝关节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肿胀。20231207洪都中医院足踝X线片报左踝关节各组成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左踝关节未见脱位。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密度影。左足楔骨骨皮质久光整,骨质内似见透亮影,周围软组织肿胀,余未见明显骨折征象。阅片见副舟骨。

【诊断】习惯性踝扭伤;

【治疗】手法松解内收肌,支点复位法调衡髋关节,旋转捺正法调衡膝关节。

【结果】术毕下地走路轻松,无需持拐,行走正常。

【讨论】二十年来左侧足踝反复扭伤,三月前再次扭伤,诊断为习惯性踝扭伤。扭伤后MRI见跟骨撕脱骨折及距腓前韧带损伤,石膏固定治疗后损伤局部疼痛已缓解,骨折已愈合,韧带损伤已修复,排除跟骨骨折及距腓前韧带损伤临床诊断。

    患者足弓内侧疼痛,痛点位于足舟骨内侧缘,查体足舟骨向内侧突出,足舟骨内侧缘压痛(++);X线片阅片见副舟骨;症状、体征、影像完全符合,当足踝外科诊断为副舟骨损伤,欲行手术治疗。

    若本案扭伤后副舟骨损伤,石膏固定治疗后跟骨骨折及距腓前韧带损伤已经修复,副舟骨损伤也应该同步修复,行走不会再出现肿痛症状。另外疼痛当以持续痛为主,不会有到小腿及大腿的牵扯性疼痛。

    时有足内侧到小腿前外侧的牵扯痛,行走加重,考虑行走时胫骨前肌牵张其附着点(内侧楔骨)所致。久行足内侧到膝关节后内侧、大腿内侧的牵扯痛,考虑胫骨后肌牵张其附着点(足舟骨粗隆)所致,胫骨后肌上与内收肌相连,故牵扯感达大腿内侧。查体内收肌群紧张、压痛(+)可为佐证。

    仰卧位左下肢内旋态,知其股骨内旋、胫骨外旋、足内旋,足内旋行走时易内翻跖屈,发生踝扭伤,为习惯性踝扭伤发作之源。故治疗时松解内收肌,调衡髋关节纠正股骨内旋,旋转捺正法纠正胫骨外旋。而后让患者行走发现其疼痛消失,行走如常,足踝无需进一步调整。

【按语】治法不应该医生决定,更不应该患者决定,而应该由疾病决定。医生要做的是“读懂疾病的心声”。

整理:艾瑶 齐晨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