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08:57
【案号】0000149814
【患者】叶某,女,29岁。
【主诉】髋部疼痛5个月。
【病史】5月前生产后出现右侧髋部疼痛,曾在深圳市中西结合医院就诊,拍片诊断为骨盆移位,予推拿治疗未效来诊。
【症状】下蹲及翘二郞腿时右侧髋部疼痛。
【体征】痛点位于右侧腹股沟中点处,压痛(+)。右侧臀部肌肉萎缩,臀中肌紧张,压痛(+),臀肌紧张试验(+),屈髋内收腹股沟处挤压痛。下肢皮肤感觉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影像】20231126中西结合医院腰椎及骨盆X线片见右侧髂骨翼变窄,耻骨联合上缘不等高,腰椎平直,向右侧弯。
【诊断】臀肌挛缩;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治疗】刃针松解臀部肌肉,手法调衡腰椎、骨盆及髋关节。
【结果】下蹲及翘二郞腿髋部疼痛消失。

【讨论】患者右侧髋部疼痛;痛点位于右侧腹股沟中点,压痛(+);屈髋内收腹股沟处挤压痛(+);诊断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右侧臀部肌肉萎缩,可知臀部肌肉损伤为久病。臀部肌肉挛缩日久,拉股骨头向后外旋转并向髋臼深部滑动,下蹲/翘二郞腿动作时,股骨头向前/内滚动与髋臼缘撞击,发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本案髋部疼痛源于股骨头/颈撞击髋臼引发的损伤,髋关节撞击源于臀部肌肉挛缩,故治疗时纠正髋关节错缝治其标,松解臀部肌肉挛缩去其本,标本兼治故效显且速。
【按语】本案症状、体征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完全相符,X线片未见“凸轮、钳夹”等诊断依据,可拍MR I查找髋关节撞击后髋臼与股骨损伤的证据,进一步证实诊断的正确性。
【相关知识】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髋臼和(或)股骨头颈部的骨性结构产生增生畸形时,产生异常接触,从而造成髋关节软骨、盂唇等组织结构的损伤,进而引发髋痛。这种骨性结构的异常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髋臼处的增生畸形,也称“钳夹型”,通常表现为髋臼缘的过度覆盖,呈现为局部或全部过度覆盖股骨头的异常形态;第二类是股骨头颈部的增生畸形,也称“凸轮型”,通常表现为股骨头颈处前外上区域异常增生,导致其失去原本平滑的形态,变成平直甚至外凸成“手枪柄状”;第三类则是混合型,同时具有上述“钳夹型”和“凸轮型”的特点。


作者:周易 齐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