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07-24 08:29
【案号】0000124071
【患者】杨某,女,11岁。
【主诉】颈痛、活动受限2月余。
【病史】3月前打羽毛球后扭伤,致颈部疼痛,未经治疗疼痛缓解。2月前扭头后出现颈部疼痛,逐渐加重,活动不能。而后到马鞍山中医院就诊,拍片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予牵引及物理治疗后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经当地医生介绍来深圳就诊。
【现症】颈椎不自主向左侧旋,颈椎右旋至极限时颈部疼痛。
【体征】痛点位于右侧颈肩交界处。颈椎左旋80度,右旋45度出现疼痛,颈软,多汗,寰椎左侧横突、枢椎右侧横突压痛(+),右侧后斜角肌、肩胛提肌、上斜方肌紧张,压痛(+),双侧头后大直肌紧张,压痛(+),右侧明显。
【影像】20230607马鞍山中医院CT片报寰齿侧间隙不对称,考虑寰枢关节半脱位。
【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肌肉损伤;
【治疗】松解颈部肌肉。
【结果】颈痛消失,形态如常,颈椎左右旋转80度无疼痛。
【讨论】本案外伤后出现斜颈、活动受限,查体见颈椎左右旋转不对称、寰椎左侧横突及枢椎右侧横突压痛(+)、双侧头后大直肌紧张压痛(+),影像见寰枢关节半脱位相应改变,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依据充分,以“寰枢关节半脱位”治疗后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而未能痊愈,当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存在。
患者病点位于右侧颈肩交界处,查体见右侧后斜角肌、肩胛提肌、上斜方肌紧张且压痛(+),双侧头后大直肌紧张、压痛(+)、右侧明显,诊断为“肌肉损伤”。右侧后斜角肌、肩胛提肌、头后大直肌损伤应表现为颈椎不自主右旋,右侧上斜方肌损伤可表现为颈椎不自主左旋。故知“上斜方肌损伤”为症状的主要根源所在,当然不排除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后斜角肌及其筋膜之间的粘连。
治以松解颈部肌肉(上斜方肌、后斜角肌、肩胛提肌),未对“寰枢关节半脱位”进行正骨治疗,结果颈部疼痛消失、活动范围如常,证实导致临床症状的是颈部肌肉损伤,而非寰枢关节半脱位。此处不能否定“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的成立,但能证实导致患者颈部歪斜、疼痛、活动受限的根源因素不在寰枢关节半脱位,而在颈部肌肉损伤。
【按语】诊断依据充分不能保证诊断正确,治疗有效是验证诊断的最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