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胸闷心悸-寰枢关节半脱位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3-10-03 23:26 阅读量2935

本文由齐伟原创

    【时间】2023-09-13 08:46

    【案号】0000127006

    【患者】邬某,女,68岁。

    【主诉】头晕20年。

    【病史】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渐增颈、眼、耳、心脑等相关症状,曾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福田中医院就诊,拍片诊断为“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予针灸推拿等治疗好转,停止治疗后症状反复。

    【现症】头昏,颈椎活动加重,重则天眩地转,眼皮沉重,眼睛干涩,视力减退,困倦乏力,无法思考,耳鸣,失眠。枕部麻木,左侧颈部肌肉有牵扯感,双上肢麻木,行走缓慢。胸闷,心悸,心前区有压迫感,自觉气血不能上行。

    【体征】项僵,寰椎左侧横突、枢椎右侧横突压痛(+),左侧头后大直肌、后斜角肌紧张,压痛(+),旋颈试验(+),右旋头晕加重。

    【影像】20230222市中医院MR报C3-7间盘突出。颈椎X片报颈椎退行性变。阅片见颈椎向右侧弯,下段反弓,中段曲度过大,寰齿间隙不对称,枢椎棘突偏左,右侧寰枢外侧关节对合不全。

    【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颈椎病;

    【治疗】手法松解颈部肌肉,因颈部肌肉僵硬太重而未能松解开,无法调衡枕寰枢关节及颈椎。自觉颈部轻松,头晕无明显变化。

    【20230822复诊】症状如前,手法治疗仍无法松解开颈部肌肉,收入院治疗。

    【20230829查房】患者颈部及头面五官症状大部症状消失,胸闷、心悸、心前区压迫感、自觉气血不能上行无明显变化。查体触及右侧前斜角肌紧张,压痛(+),下段与后方组织粘连。治疗松解右侧前斜角肌下段,分离其与后方粘连,松动颈椎下段关节。胸闷、心悸、心前区压迫感消失,自觉气血运行如常。

    【讨论】患者症状极为复杂,有头昏、眼皮沉重、眼睛干涩、视力减退、困倦乏力,无法思考、耳鸣、失眠、枕部麻木、颈部肌肉牵扯感、上肢麻木、行走缓慢、胸闷、心悸、心前区有压迫感、自觉气血不能上行等头面五官及心脏症状。曾多家医院就诊,相关专科检查未见明确异常。诸症看似杂乱无章,细审其共同特点——均可与颈椎相关。

    多家医院以“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治疗未效,考虑诊断不精或治法不当。我科门诊二次治疗未能松解开颈部肌肉,更无谈调衡颈部关节,病重而药轻,无效为理所当然,故收入院连续治疗。

    系统治疗1周后颈部颈肉得松、关节得动、形态、功能得以复,大部临术症状得解,唯胸闷、心悸、心前区压迫感、自觉气血不能上行无明显变化,必有他故。查体触及右侧前斜角肌紧张,压痛(+),前斜角下段与周围组织粘连。考虑其影响星状神经节,通过心丛引发胸闷、心悸、心前区压迫感、自觉气血不能上行等症状。治以松解前斜角肌,分解其与星状神经节等周围粘连,松动颈椎下段关节。治疗后症状消失,证实推断正确。

    患者自觉气血不能上行,为气机升降失常之故。人体气机左升右降,气不能升多病在左,气机受阻而不能升。本案病在右,颈部右侧气机受阻而不能降,右气不降则其上气满,上气满则左气无以升,故有气血不能上行之感。

    【按语】久病、重病、复杂病的治疗不是一促而就的,需循序渐进、抽线剥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