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46 肩臂痛-后斜角肌损伤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2-08-28 02:44 阅读量2391

本文由齐伟原创

【时间】2022年8月4日

【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推拿科

【案号】0002562536

【患者】魏某,女,46岁。

【主诉】左侧肩臂疼痛无力1月余。

【病史】1个月前晨起出现左侧肩臂部疼痛无力,经治针灸推拿等治疗未效,朋友介绍来诊。

【症状】左侧肩及上臂疼痛,左上肢外展无力,晨起加重,活动后减轻。

【体征】痛点:左侧上臂后外侧,无法指明具体痛点。上臂后外侧肌肉略紧张,压痛(-)。左上肢外展力稍弱于右侧。左侧小圆肌紧张,压痛(+),向上肢后外侧放射。肩胛骨下角下方压痛(+),向左上肢后外侧放射。左侧后斜角肌紧张,压痛(+),左上肢有轻松感。肩关节活动不利,活动范围正常。

【影像】肩关节正位X线片未见骨质异常。

【诊断】肌肉损伤

【辨构诊断】

损伤结构:肌肉损伤(小圆肌、背阔肌、后斜角肌);

失衡结构:后斜角肌-肩胛胸壁关节-肩关节;

失衡原因:睡姿不良;

【调衡治疗】

对标治伤:松解小圆肌、背阔肌、后斜角肌;

对本调衡:松解后斜角肌;

对因教育:更换枕头,调整睡姿;

【结果】松解小圆肌、背阔肌后肩臂疼痛消失。松解后斜角肌后上肢无力消失,左上肢外展力与右侧无明显差异。

【讨论】

      查体见:左侧小圆肌紧张,压痛(+),向上肢后外侧放射;肩胛骨下角下方压痛(+),向左上肢后外侧放射;左侧后斜角肌紧张,压痛(+),左上肢有轻松感。诊断为“肌肉损伤”(小圆肌、背阔肌、后斜角肌),二肌位于肩部,且为肩及上臂疼痛之源,故治疗后肩臂部疼痛消失。

      后斜角肌附着于第二肋,有协助呼吸的作用。侧卧枕头高低不合适时,后斜角肌长时间受到过度牵张而损伤,牵张第二肋引发胸壁位置及形态变化,肩胛骨附着位置相对异常,肩胛骨运动轨迹改变,摩擦阻力增加,引发肩肱节律异常。背阔肌、小圆肌限制肩关节外展,肩肱节律异常时,肩关节外展代偿肩胛胸壁关节外展的不足而超前超范围活动,过度牵张致小圆肌及背阔肌损伤。

      左上肢外展无力原因有二:一为小圆肌、背阔肌损伤而不敢发力;一为肩胛胸臂关节位置异常。故松解小圆肌、背阔肌解除疼痛;松解后斜角肌恢复肩胛胸壁关节位置及功能后上肢外展力量恢复。可见小圆肌、背阔肌并非上肢外展无力全部之因,若上斜方肌损伤不除,肩胛胸壁关节位置及功能不复,则上肢无力之症必不能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