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35 脑鸣症-寰枢关节半脱位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2-05-06 16:15 阅读量2643

本文由齐伟原创

【时间】2022年4月11日

【地点】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寰枢关节半脱位诊室

【案号】00417246

【患者】周某,男,24岁,文员。

【主诉】头晕、脑鸣2个月。

【病史】2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脑鸣,在宝安人民医院诊断为“脑鸣症”、“寰枢关节半脱位”,住院治疗后略有缓解,为求中医治疗前来我院就诊。

【症状】脑鸣,头晕,烦躁,颈部不适。晨起最重,声音刺耳难忍,持续1-2小时后减轻。

【体征】左侧枢椎横突压痛(+),左侧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紧张,压痛(+),颈椎左右旋转脑鸣加重。

【影像】20220324宝安人民医院X线报告:寰枢关节略失对称。

【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颈椎病;脑鸣症

【治疗】手法+针刺治疗,嘱患者减少工作时间,间断伏案,纠正不良姿势,更换枕头,调整睡姿,放松心情。

    一诊:手法松解头半棘肌、枕下肌,松动寰枢关节。针刺风府、风池、天柱、完骨、大椎。留针过程中左侧耳鸣消失。

    二诊:2日后因劳累左侧脑鸣复现。触及下颈段右侧横突前方4*4cm团块,松解后颈椎旋转耳鸣无加重。余法同前。

    三诊:上次治疗后双侧脑鸣声音减小,无头晕及烦躁,晨起无加重,转头无加重。触诊C2-3右侧横突后方纵行条索,松解后右侧脑鸣减轻。余法同前。

    四诊:上次治疗后右侧脑鸣减轻,而后消失半天,整体脑鸣声音减小,劳累加重。左侧后斜角肌紧张,予以手法松解。余法同前。

    五诊:头晕头痛消失,脑鸣明显减轻,睡前缓解明显,声音减少1/3,有间断时间。右侧头半棘肌紧张,压痛(+)。

    六诊:白天脑鸣消失,睡前耳鸣出现,声音明显减小,睡着则不知。右侧C2-3后方触及肌肉条索及囊性结节,压痛(+),久按引发右侧脑鸣。

    七诊:仅睡前脑鸣,声音较小,为来诊时声音的2~3层。右侧中斜方肌紧张,压痛(+)。

2022年5月4日回访:头晕头痛消失,脑鸣睡前或晨起偶有出现,声音较小,非持续性,休息可缓解。

【讨论】脑鸣为临床少见疾病,或与耳鸣并发,或单独出现。因其发病机理不明,目前没有相应的诊疗方案。

    病因病机:患者为文员,每日电脑前工作10小时以上,长期伏案和或姿势不良致颈部劳损,发为颈部不适;加之工作紧张、压力过大导致头晕、脑鸣、烦躁。

    症状分析:颈部不适为颈部劳损所致,颈椎损伤后结构变化影响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发头晕、脑鸣,进而烦躁不安。晨起最重考虑为睡姿不良之故

    体征分析:左侧枢椎横突后方、左侧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紧张,压痛(+),为颈部损伤结构之处。颈椎左右旋转脑鸣加重,证实脑鸣与颈椎相关。触及下颈段右侧横突前方4*4cm团块,松解后颈椎旋转耳鸣无加重。证实团块与脑鸣相关。触诊C2-3右侧横突后方纵行条索,松解后右侧脑鸣减轻。证实条索与脑鸣相关。右侧C2-3后方触及肌肉条索及囊性结节,压痛(+),久按引发右侧脑鸣。证实条索和结节与脑鸣相关。

【按语】本案证实了颈椎与脑鸣症的相关性。调整颈椎对脑鸣症有一定疗效,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