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2 下蹲受限-盘状半月板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1-11-26 19:35 阅读量6394

本文由齐伟原创

时间:2021年11月23日

地点:深圳宝安区纯中医治疗医院骨伤科

患者:姜某,女,55岁。

主诉:下蹲受限1年余。

病史:自诉1年前久行后双膝关节疼痛、下蹲受限,右重左轻,曾在外院就诊,拍MRI诊断为“盘状半月板”、“半月板损伤”,予以口服止痛剂治疗不效,经人介绍来诊。

症状:双侧膝关节疼痛,下蹲受限,右重左轻,劳累加重。

体征:双侧膝关节略肿胀,双侧膝内翻,挺髌试验(+),双侧腘肌压痛(+),下蹲屈膝约50度,右侧受限为主。

影像:2021.8.3外院行双膝MRI示:双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双侧盘状半月板,双侧半月板II度损伤,右侧股骨、胫骨软骨及骨质损伤。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诊断:

1.髌股软骨软化症(双侧)

2.膝内翻(双侧)

3.盘状半月板(双侧)

4.半月板Ⅱ度损伤(双侧)

5.前交叉韧带损伤(双侧)

验证性治疗:松解右侧髂腰肌、臀大中小肌、大腿前群、大腿内侧群、小腿三头肌、腓骨长短肌、腘肌,松动右侧髋、膝、踝足关节,纠正膝内翻及髌骨上移。

结果:下蹲可达90度,左侧受限为主。结论:松筋正骨调衡治疗有效。

按语:

患者久行后出现膝痛、下蹲受限,久行为本病发作的诱发因素。查体见双侧膝关节内翻,膝关节MRI见双侧盘状半月板、双侧半月板损伤、双侧交叉韧带损伤,虽与本病有相关性,但在症状发生前便已经存在,故为下蹲受限的原发因素。下蹲时膝关节疼痛而不能继续下蹲,与髌股软骨软化症直接相关。患者久行抬腿过多,致髂腰肌损伤,屈髋力量下降,股直肌代偿屈髋,因其力量不足而处于紧张状态,加之患者膝内翻,髌骨向内上移位,下蹲过程中髌骨不能正常下滑进入髁间窝,造成髌骨与股骨之间挤压力增大,髌腱的张力增加而损伤,引发膝痛下蹲受限。

以上发病机制分析可见,髌股软骨软化症为疼痛的主要因素,膝关节内翻为次要因素,故作为第一、二诊断。治疗时,先解决因久行损伤的髂腰肌,继之损伤的股直肌等大腿前群肌肉,解决髌骨上移。再松解臀部肌肉、内收肌群、腘肌,松动髋膝关节,纠正股骨外展外旋、胫骨内收内旋,解决膝内翻。最后松解小腿三头肌、腓骨长短肌,松动踝足关节,消除膝内翻引起的足踝关节代偿。

右侧验证性治疗后下蹲达90度,且下蹲受限转为左侧,说明当前治疗方案无误。盘状半月板、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虽为异常,但与现有症状无明显关联,没有处理的必要性,故暂时无需相应手术治疗。

相关解剖:

膝关节肌:膝关节肌是位于膝盖上方大腿下方的小骨骼肌,起于股骨体下部的前表面,止于髌上囊,并与故中间肌和股内侧肌相连。在膝盖屈膝中,膝关节肌向上拉动髌上囊,具有辅助屈膝的功能。膝关节肌由股外旋动脉供应血液,并受L2-L4股神经分支支配。

髂腰肌:位于腰椎两侧和髂窝内,由腰大肌、髂肌组成。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和骨盆前倾。受L2-L4股神经分支支配。

腓骨长、短肌:腓骨长肌起于腓骨外侧面上部,经外踝后方斜行至足底的内侧缘止于内侧楔骨及第1跖骨底下面。腓骨短肌在腓骨长肌深面,起于腓骨外侧面下部,止于第5跖骨粗隆。具有使足外翻、跖屈的功能。受L5、S1腓浅神经支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