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9月6日
地点:深圳宝安区纯中医治疗医院
患者:张某,男,33岁。
主诉:背部疼痛2年余。
病史:2年前累负重过多致背部疼痛,多次行推拿、针灸治疗效明显,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症状:背部正中疼痛,颈椎前屈、后伸加重。
体征: T5-7棘突压痛(+),前屈时痛点位于T5-7棘突,后伸时痛点位于T5-7棘突两侧。项部僵硬,双侧肩胛提肌紧张,压痛(+);双侧后斜角肌紧张,压痛(+),双侧C2-C7横突后结节压痛(+),颈椎前屈、后伸运动模式异常。
影像:胸椎正侧位提示:胸椎轻微向左侧弯,余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颈椎病 棘上韧带损伤 胸椎小关节紊乱
治疗:骨突按揉法松解后斜角肌、肩胛提肌,背法松动胸椎小关节。
结果:松解后斜角肌,后伸痛消失;松解肩胛提肌,前屈痛消失。
按语:
本案胸椎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胸椎疼痛与颈椎屈伸密切相关,系颈源性胸椎痛。虽有胸椎侧弯及棘突压痛(+),可以诊断为胸椎关节紊乱及棘上韧带损伤,但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将“颈椎病“”列为第一诊断,胸椎相关诊断列在其后。
T5-7棘突疼痛,颈椎前屈加重,T5-7棘突压痛(+),诊断为棘上韧带损伤。T5-7棘突两侧疼痛,颈椎后伸加重,T5-7棘突两侧压痛(+),X线见胸椎侧弯,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项部僵硬,双侧肩胛提肌紧张,压痛(+),双侧后斜角肌紧张,压痛(+),双侧C2-C7横突后结节压痛(+),颈椎前屈、后伸运动模式异常,结合患者多年颈椎病史,诊断为颈椎病。
患者项部僵硬,双侧肩胛提肌(起于C1-4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骨上角)紧张,前屈时上部颈椎不能依次向前上滑动,颈椎整体前倾,项韧带不得伸展,对胸椎部棘上过度牵张,致其损伤而疼痛。治疗松解双侧肩胛提肌,前屈时上部颈椎得以向前上滑动,项韧带可以自然延伸,对胸部棘上韧带牵张减轻,疼痛消失。
双侧后斜角肌(起于C5-7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外侧)紧张,后伸时下部颈椎不能依次向后下滑动,后关节压力依次下传至胸椎侧弯顶点处,造成过度挤压而产生疼痛。治疗松解双侧后斜角肌,后伸时下传之力减少,胸椎后关节压力减少,疼痛消失。
后斜角肌松解后,后伸背部疼痛消失。胸椎侧弯虽未直接引起疼痛,但侧弯导致力不能继续下传,亦是疼痛产生原因之一,且为日后再次发病之隐患,故用背法松动胸椎小关节,纠正关节错缝,防其再次发作。
相关解剖:
肩胛提肌:起于C1-C4横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上角,单侧收缩可使颈部向同侧侧屈和向同侧旋转,双侧收缩使颈部后伸,肩胛提肌因长时间低头易受损伤,出现高张力,引起耸肩。
后斜角肌:起于c5—c7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外面,单侧收缩可使颈部向同侧侧屈和向同侧旋转,具有稳定颈椎,上提第二肋,辅助呼气的功能。
颈椎前屈时,上位椎体向前倾斜,滑动,压迫椎间盘前缘,把髓核推向后方。上位脊柱的前倾则 借助下位脊柱前缘的平坦区来完成。前屈时,上位脊柱的下关节面向前上方滑动,关节间隙 的后下方打开。

颈椎后伸时上位椎体向后倾斜与滑动,椎间隙后方较前方变得更加狭窄,髓核被推到前方。 后伸时,关节突关节的前方的间隙被打开,上位颈椎的下关节面相对于下位颈椎的上关节面 向后下方滑动。

作者:黄平 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