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年2月4日
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名中医馆
患者:陈某某,女,49岁
主诉:双下肢胀痛6个月,行走加重,偶有踏棉感,左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20天、
病史: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下肢胀痛,行走加重,偶有踏棉感。20天前用木桶泡脚时出现左侧小腿电击感,体息后消失;隔日泡脚左小腿电击感再次出现,继之左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晨起消失,起床站立后症状复现。曾到深圳**医院以“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住院治疗,双下肢胀痛减轻,左小腿及足背麻木无改善,经朋友介绍来诊。
症状:双下肢胀痛,小腿后侧为甚,行走加重,偶有踏棉感;左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晨起消失,站立后出现。
体征:项部肌肉僵硬,肱二、肱三及桡骨膜反射活跃,霍夫曼征(+);腰部肌肉紧张,压痛(-),叩击痛(-),无放射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70度;左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弱,左侧腓骨小头外下方Tinel征(+)。
影像:颈椎间盘突出,相应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肌电图提示坐骨神经损伤,L5神经根性损害可能大。
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腓总神经损伤
讨论:
患者走路有踏棉感;项部肌肉僵硬,肱二、肱三及桡骨膜反射活跃,霍夫曼征(+);颈椎MRI见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故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双下肢胀痛,行走加重;腰部肌肉紧张,压痛(-),叩击痛(-),无放射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70度;腰椎MRI见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
左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出现时间与上面诊断相应症状出现时间不同,且在泡脚时两度出现该区域的电击感,故考虑与以上两诊断无关。按“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住院治疗后双下肢胀痛减轻,左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无改善,进一步证实以上推断。
详细追问病史,患者所用泡脚桶边缘高至膝下(如图),故考虑电击感系泡脚桶后沿卡压经过腓骨小头后外侧的腓总神经(如图)所至,加之左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弱,左侧腓骨小头外下方Tinel征(+)。符合“腓总神经损伤”诊断。
小腿外侧及足背疼痛麻木为L5神经根损害常见症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非常普遍,此患MRI提示L4-5、L5-S1间盘突出,相应椎管狭窄,肌电图亦回报L5神经根性损害可能较大,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似乎无可厚非。但究其发作时间及发病特点均与泡脚相关,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追加“腓总神经损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