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颈椎病(拆解篇2)

齐伟医生 发布于2020-04-22 22:00 阅读量7798

本文由齐伟原创

颈部神经包括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三部分。

中枢神经是指颈部脊髓。当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或者椎管狭窄压迫颈髓时,引发脊髓型颈椎病;出现下肢无力、走路失稳、踏棉感等症状,得者可累及上肢。髓内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侧索硬化症也是临床常见脊髓疾病,需要与之相鉴别。

周围神经主要指颈丛和臂丛神经。当神经根受到突出的间盘或狭窄的椎间孔挤压时,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按其神经走行路径,疼痛麻木可发生在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肩部、臂部、手部;颈部神经根鞘瘤、带状疱疹发病率极低,亦属颈部疾患。颈丛或臂丛的神经在走行的过程中受到卡压还会引起枕大神经痛、枕小神经痛、耳大神经痛、臂丛神经卡压综合征(据卡压位置再分为颈肋、第七颈椎横突过长、斜角肌综合征、锁骨卡压、胸小肌卡压等)。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植物神经主要指位于颈动脉鞘内的迷走神经、颈椎横突前方的交感神经链以及缠绕在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经纤维。当颈椎的整体结构或部分结构异常时,植物神经受到颈部异常结构的牵张或挤压刺激时,会引发交感型颈椎病,导致其所支配器官的功能异常,如心慌胸闷、血压升高或降低、出汗异常、胃痛胃胀等。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颈部血管主要是指颈动脉和椎动脉,经常受到影响发生病变的是椎动脉。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分出后,穿行于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在寰椎横突孔上方向后、向内、向上经历三个直角弯后合成椎基底动脉,经枕骨大孔进入颅内,给小脑、脑干及大脑的后三分之一供血。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侧弯、旋转或者单个椎体移位时,会牵张或挤压刺激到横突孔内的椎动脉,椎动脉受到牵张或挤压刺激时会反应性痉挛,造成脑供血不足的相应临床症状,如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第一节颈椎横径较长,旋转错位时能够分别向前或向后同时牵张刺激椎动脉,故引起脑供血不足相关症状的几率更大,寰枢关节半脱位是引发头晕的最常见因素之一。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颈椎病发作时,往往不只影响筋膜、肌肉、关节,也不是只影响脊髓、周围神经、植物神经或者血管,而是经常复合在一起的。因此临床所见颈椎病的症状也不是单一的,有颈椎局部的筋膜、肌肉、关节相关症状,也有脊髓、神经、血管受影响的相关症状,局部病变是原发的,是本;脊髓、神经、血管所引发的症状是继发于局部筋膜、肌肉、关节病变基础上的,是标;因此,治疗时要以颈椎局部筋膜、肌肉、关节为主,治病求本。

诊断时,必须要明确病在筋膜、肌肉、关节还是间盘。筋膜要知道是哪一块筋膜;肌肉要知道哪一块肌肉,关节要知道关节名称和哪个节段,间盘不但要知道哪个间盘,还要知道突出的方向和大小,压迫了脊髓还是神经根,压迫神经根是哪条神经根,只有诊断精确,治疗才能有的放矢,达立竿见影、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齐伟 张成 刘剑宏 周钰健 孟庆森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