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名篇中提到:颈椎病病名涵盖太广,不利于精确诊断和简化治疗。因为诊断不够精确,则治疗靶点过多,疗效欠佳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对这个庞大的疾病组合体进行有效拆解呢?首先我们要把颈部的结构进行拆解。颈部是连接头和躯干的枢纽,解剖结构自外到内有皮肤、筋膜、肌肉、关节、骨骼、神经、血管、食道、气管等。引发颈部疾病的结构主要在筋膜、肌肉、关节,被影响继发临床症状的结构有神经、血管。
筋膜、肌肉、关节的病变可引发颈椎局部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同时还会波及其邻近的神经和血管,再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颈部筋膜疾病常与肌肉疾病伴发,称为项部肌筋膜炎。触诊钝厚、推之移动度不足、捏之有橘皮样变者为筋膜病。筋膜疾病很少单发,多因其下方肌肉运动减少所致。肌肉运动减少可为肌肉损伤,亦可为其所跨越的关节功能障碍所致。所以在临床上筋膜病、肌肉病、关节病是密不可分的。
按照肌肉名称,颈部肌肉前群12条、侧群5条、后群16条。每一条肌肉的损伤都是一种疾病,都应该有独立的病名,而不能统称为肌肉劳损、肌筋膜炎。肌肉损伤的诊断通过功能检查结合触诊来实现。
颈部关节包括颈椎间盘(特殊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生相应临床症状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这里一定要强调一点:不要见到核磁或CT片子上有间盘突出就诊断为间盘突出症。有了间盘突出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证实临床症状是间盘突出引起的方可诊断。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都可发生错位(也有称为半脱位、紊乱)而引发相应临床症状,相应的诊断常为寰枕关节错位、寰枢关节半脱位、关节突关节紊乱。这里必须指出,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诊断必须要定位到哪一个节段,而不是一语概之。钩椎关节情况特殊,错位的几率不大,但常因为颈椎结构失稳而发生增生,是颈部肌肉损伤肌力下降或间盘关节损伤后稳定性下降后机体自我保护的结果,不能作为诊断颈椎病的重要依据。如果骨质增生可以做为颈椎病的诊断依据,那么所有大部分中年人、全部老年人都是颈椎病;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都不会得颈椎病,因为没有骨质增生。
关节错位的诊断和定位要影像、触诊和临床症状三统一方能确定。影像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可以有影像无变化的关节错位,也可以有影像异常的关节没有引发临床症状和触诊无异常。触诊采用摆动触诊法,错位关节的直接表现是位置异常,但位置的触诊干扰因素太多,如软组织肿胀、骨质增生、先天变异等,采用摆动触诊法比较可靠,因为错位关节的外在表现是锁定,摆动过程中感知关节不动便可推知关节锁定,进而推知关节错位了。
(未完待续)
作者:齐伟 张成 刘剑宏 周钰健 孟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