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脚(踝扭伤)每天的发生率为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13万人会扭伤脚踝。踝扭伤患者就诊时,医生会常规拍片检查,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常常会想:为什么要拍片,有必要吗?
下面的案例给您答案。
患者:陈某,男,75岁。
主诉:左侧足踝肿痛、活动受限10天。
现病史: 10天前走路时扭伤左侧脚踝,致左侧足踝疼痛、活动受限,而后逐渐肿胀、局部皮肤出现青紫,自行敷药(具体不详)治疗,肿胀稍有减轻,局部青紫加重,行走疼痛加重,休息后稍缓解。为求中医治疗,经人介绍来诊。
症状:左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加重,休息后肿痛减轻。
体征:左外踝前下方肿胀,左小腿下1/3外侧、左足外缘、第1-5跖趾关节间隙见青紫色瘀斑。左内、外踝压痛(-),左外踝前下、下方压痛(+)。
思考:扭伤10天了,行走接近正常,内外踝压痛(-),骨折可能性不大。筋伤必伴骨错,需理筋正骨治疗。拍片检查骨质及骨错缝,指导手法正骨。
影像:左腓骨下1/3骨折。
诊断:左腓骨骨折
左踝扭伤
处置:
1、U型石膏固定(鉴于患者正常走路10天骨折处没有错位, 嘱患者可以不固定,但决不能继续负重行走);2、制动休息;3、加强趾间关节与跖趾关节功能训练;4、口服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中药。
思考:
几乎每天出诊都能见到踝扭伤患者,骨折的情况并不多见。此案为内翻位踝扭伤,虽有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但内外踝处并无压痛,还可自由走动10日,通过问诊查体后基本上可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若非正骨需要检查骨错缝及骨质情况,或可打破常规不拍片,直接予以正骨治疗,结果将是牵拉踝关节时造成骨折断端的移位,而后肿痛增加,甚至出现畸形、骨擦音,这时再拍片就会见到骨折及断端移位。
若是如此,不拍片治疗的后果将是增加患者痛苦和治疗难度,而且医生也很难说清楚是正骨手法导致了骨折和断端移位,还是只导致了骨折后的断端移位,纠纷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我们说:扭脚拍片,必须的!!!
作者:刘剑宏 齐伟 张成 周钰健 孟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