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肝癌的预防以及早诊早治?

刘林森医生 发布于2025-03-22 22:58 阅读量197

本文由刘林森原创

  今天门诊接诊了一位48岁的中年男性患者,体检发现肝占位,一查已经是肝癌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追问病史患者有多年的肝炎病史,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复查和治疗,而且还经常饮酒。以前门诊也经常碰到类似的患者,甚是惋惜。其实肝癌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早诊早治的!

一、从肝炎到肝癌的“三步曲”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等重要功能。然而,当它长期遭受炎症侵袭时,一场无声的灾难正在酝酿: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短短十年间可能完成致命演变。

第一步:慢性肝炎

  病毒(如乙肝、丙肝)或酒精、肥胖等因素持续攻击肝细胞,引发炎症。此时患者可能仅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轻微症状,肝功能检查异常(如ALT升高)。若未及时干预,炎症会逐渐破坏肝组织。

第二步:肝硬化

  长期炎症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瘢痕组织增生,肝脏变硬、失去弹性。此时可能出现腹水、黄疸、门脉高压等症状,但患者仍可能误以为“忍一忍就过去”。殊不知,硬化的肝脏如同“千疮百孔的堤坝”,离崩溃只剩一步之遥。

第三步: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背景下,基因突变与修复失衡可能诱发癌变。肝癌早期常无症状,中晚期才会出现右上腹肿块、消瘦、骨痛等。数据显示,80%-90%的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年癌变率高达3%-8%。

二、谁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慢性乙肝/丙肝患者:病毒持续复制激活免疫损伤,是肝癌最主要的诱因。

  酗酒者:酒精代谢产物直接毒害肝细胞,10年以上重度饮酒者肝癌风险增加5倍。

  脂肪肝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若进展为肝硬化,癌变风险与乙肝相当。

  家族史人群:肝癌具有遗传易感性,直系亲属患病者需提高警惕。

  长期接触致癌物者:如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亚硝胺(腌制食品)等。

三、预防肝癌的“三大防线”

第一道防线:疫苗接种与病因阻断

乙肝疫苗:普及率超90%的疫苗可预防70%以上的肝癌。新生儿接种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从10%降至1%以下。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坚持服用恩替卡韦等药物,可将肝癌风险降低50%以上。

戒酒限脂:每日酒精摄入≤25克(约啤酒750ml),均衡饮食减少脂肪肝发生。

第二道防线:早筛早诊

高危人群每半年筛查:联合甲胎蛋白(AFP)+超声,可发现早期肝癌(直径<5cm)。

新技术助力:CT/MRI增强扫描、PET-CT及肝穿刺活检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精度。

警惕“沉默杀手”:即使无症状,肝硬化患者也需终身监测。

第三道防线:健康管理

控制并发症:肝硬化患者需积极防治腹水、门脉高压,避免食管胃底静脉破裂。

营养支持:低脂、高蛋白饮食减轻肝脏负担,必要时补充支链氨基酸。

心理干预:焦虑情绪可能加速病情恶化,心理疏导与家庭关怀不可缺少。

结语:守护肝脏,从今天开始

    肝癌并非“绝症”,而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对于高危患者,定期体检、规范治疗、健康生活方式,是击退肝癌的最强武器!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