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前,深圳的秦女士跟男朋友吵架,一气之下吞下几十片感冒药,5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碍于面子未及时到医院洗胃,2天后患者自觉腹痛、胸闷,乏力明显不能行走,立即拨打了120,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查肝功显示:谷丙转氨酶ALT 88411.1U/L(参考值<35U/L),谷草转氨酶AST 8832.9U/L(参考值 14-36U/L), 总胆红素TB 45umol/L(参考值 3-22umol/L)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29秒(参考值 11-15.1秒) ,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27%(参考值 70-120%),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值 PT INR2.7(参考值 0.75-1.25),
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衰竭,收治到疑难重症肝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医生立即下了病重通知书,给予护肝降酶、护胃,并用了肝病科的终极武器——人工肝血浆置换。经过10天的住院治疗,秦女士终于恢复健康,顺利出院。
患者秦女士赌气吞下的“扑热息痛”是一种常见的感冒药,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它是用来退热和缓解疼痛症状的最常见药物,常规使用安全性好,一旦超量使用,则有造成肝脏损伤的风险,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
对乙酰氨基酚安全剂量:<4g/d成人,
过量:成人一般>7-10g/d,儿童>150mg/kg/d,
单剂量超过15-25g:严重肝损害,1/4的病例致命。
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临床表现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药后前24小时):通常无症状,但部分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不适;实验室检查通常正常。
第二阶段(服药后24-48小时):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尿黄等肝毒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值 PT INR及血乳酸升高)。
第三阶段(服药后48-96小时):最严重的代谢异常包括感性脑病、急性肾损伤、急性肝衰竭等。
黄疸可能到肝衰竭病程后期才出现。
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死亡发生在药物摄入后4至18天,通常死于脑水肿和/或MOF引起 的败血症。
一般出现以下实验室指标提示预后不良:
PT>100秒
血清肌酐>300mol/L
在充分补液后发现PH<7.3
PH正常患者的3级或4级脑病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治疗
一、一般治疗:
服药6小时内患者如无洗胃禁忌症,应立即使用清水洗胃至洗出液澄清无味,服药超过6小时视情况留置胃管洗胃。同时配合甘露醇导泄,促进肠道内药物清除出体外。
二、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药物主要为N-乙酰半胱氨酸。为保证解毒效果,必须在中毒早期使用,在中毒后8小时内应用效果最好,8~24小时仍能有效,但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三、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人工肝血浆置暂时替代肝脏功能,通过吸附模式迅速将致病药物毒物过滤出来。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