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上女性20%中招!这些信号别忽视!

王丽芳医生 发布于2025-04-04 10:33 阅读量78

本文由王丽芳原创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30岁以上女性约20%存在子宫肌瘤

它像一颗“沉默的种子”

可能悄然生长多年却不被发现

也可能引发经血泛滥、腹部压迫甚至生育障碍


本文将揭开子宫肌瘤的神秘面纱,解答你最关心的健康疑问。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恶变率不足0.5%。

根据生长位置可分为三类:

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起,易引发大出血;

肌壁间肌瘤:长在子宫肌层,最常见;

浆膜下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




二、这些信号可能是子宫肌瘤在“报警”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但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如夜用卫生巾每小时浸透)、非经期出血;

压迫症状:尿频、便秘、腰酸(肌瘤压迫膀胱/直肠);

腹部肿块:肌瘤较大时可在下腹部摸到硬块;

生育问题:反复流产、不孕(肌瘤影响胚胎着床或阻塞输卵管)。


三、为何会长子宫肌瘤?科学界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

雌激素驱动:育龄期高发,绝经后肌瘤可能萎缩;

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子宫肌瘤患者,风险增高;

肥胖与代谢异常:脂肪组织分泌的雌激素促进肌瘤生长;

压力与激素失衡:长期高压状态可能间接影响激素水平。


四、诊断:B超是首选,但需注意这些细节

常规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明确肌瘤位置、大小和数量;

特殊需求:备孕女性建议做宫腔镜或MRI,评估肌瘤对宫腔的占位效应;

鉴别诊断:需排除子宫腺肌症、卵巢肿瘤或恶性肿瘤。


五、治疗:不是所有肌瘤都要“一刀切”

原则: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有症状者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制定方案。


子宫肌瘤是女性健康路上的常见“绊脚石”,但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无症状者保持观察,有症状者及时干预。记住,定期妇科检查是守护子宫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