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大姨妈”按时来访
其中关于痛经的苦
只有经历过的人
才能感同身受
何谓痛经?
痛经是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下腹痛,可开始于月经来潮前几个小时或来潮时,持续 2-3天,在前24-36小时疼痛最为强烈,通常是痉挛性疼痛,可放射到大腿或背部,并伴有呕吐、头痛、腹泻、乏力等。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的特征是无盆腔病变,通常在初潮后一两年发生。继发性痛经通常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症、子宫肌瘤、先天性解剖功能异常等。
为什么会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环加氧酶 (COX) 途径产生的前列腺素(PG)引起的,其中PGF2a 和 PGE2 是原发性痛经的“罪魁祸首”。PGF2a 会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组织缺氧,引起厌氧代谢物的大量积累,刺激痛觉感受器,而且疼痛的强度与PGF2a的浓度成正比;同时,PGF2a还可以降低痛阈,从而引发痛经。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痛经?
1、家族史:如果母亲存在痛经,则女儿出现痛经的几率会比较大。
2、个人因素:
(1)年龄小于30岁。
(2)月经初潮年龄过早,小于11岁。
(3)体重指数过低,过于瘦弱。
(4)精神压力较大。
(5)月经量过多。
3、不良生活习惯:
(1)长时间久坐。
(2)吸烟。
(3)经常处于寒冷环境中,或者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等。
哪些人容易得痛经?
下列女性容易患上痛经:
偏于喜欢贪凉饮冷的女性。
性情比较急躁、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易怒的女性。
多次接受流产手术、子宫受损的女性。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痛经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是自行服用止痛药之后也不能缓解。
痛经日益加重,月经期内1~2日症状明显加重,且会持续整个月经期,甚至在月经后还会持续数日。
月经前或月经期内腹部疼痛厉害,伴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冰冷。
长期痛经并且合并不孕。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妇科检查:确认子宫是否存在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度前屈、后屈等异常情况。
B超检查:便于发现盆腔内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痛经该怎么办?
因引起两类痛经的病因不同,所以两类痛经的治疗方法也有不同。
原发性痛经:首先是心理治疗,向患者说明月经期出现的轻度不适只是生理现象,注意消除紧张或焦虑情绪。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进行适当且规律的运动锻炼,经期热敷下腹部,同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其次是药物治疗。
继发性痛经:就要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痛经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痛经的一线治疗药物。研究表明,如果在月经开始前 1-2 天开始使用NSAIDs治疗,效果最好。
2、中药治疗:用中药进行调理,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等。
3、激素治疗:对于不能通过 NSAIDs 减轻疼痛的已婚女性,可以使用至少三个月经周期的激素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放松心情,限制辛辣、酸性和碳酸食物的摄入量,食用蜂蜜等均能有效缓解痛经。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尊巴、瑜伽等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