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三维规划,术中荧光引导,肝脏外科迈入精准时代

马晓飞医生 发布于2024-06-29 23:56 阅读量9301

本文由马晓飞原创

中国是全球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增肝癌病例和因肝癌死亡的人数都占全球总数的半数以上。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肝癌最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得益于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选择,并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了肝脏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肝脏外科的主流手术技术


“切多少”与“留多少”的难题


手术中,为使患者在微创和生存方面双重获益,外科医生既要保证将肿瘤及其紧密联系的肝组织切除干净,减少患者术后的复发概率;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性肝脏结构和体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切多少”和“留多少”这两个难题,几代肝脏外科医生不断跨越技术和理念双重障碍,提出了“腹腔镜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切除”技术,将肝脏外科从微创时代,带入了精准时代


解剖性肝切除 v.s. 非解剖性肝切除


传统的非解剖性肝切除,是将肿瘤及在肿瘤一定范围内的肝脏进行切除。但由于肿瘤是沿着门静脉传播转移的,所以非解剖性肝切除因为没有完全切除肿瘤相关的门静脉(俗称“荷瘤门静脉”)流域而导致潜在的微转移灶残留,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较高。


解剖性肝切除以门静脉流域肝段或亚段为基本解剖单位,对肝脏的荷瘤门静脉流域进行系统性切除,以整块切除肿瘤及其潜在微小转移病灶和侵袭血管为目标,可以获取更好的肿瘤学疗效


解剖性肝切除的理念示意图


腹腔镜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切除 


目前最前沿的腹腔镜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切除技术,是在解剖性肝切除的理论基础上,在术前使用三维重建流域分析获取荷瘤门静脉的真实区域并据此进行手术规划,术中使用腹腔镜吲哚菁绿(ICG)荧光染色导航施行精准肝癌切除。

我们团队近期收治了一位75岁的男性肝癌患者,并成功完成了我科第一例“荧光引导下的腹腔镜门静脉流域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


术前CT影像(箭头指向肿瘤)


术前,我们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的肿瘤位置及荷瘤门静脉的情况进行了个体化分析,规划好术中将要切除的范围,并充分评估患者剩余的肝脏体积是否足够。这一步就好比在手术前对患者肝脏的“地形”和“作战路线”进行了模拟,做到心中有数,眼前有路。


术前三维重建


术中,我们在阻断左肝蒂后将ICG注入患者体内,在荧光的引导下准确的找到需要切除的范围和边界。这就好比手术中外科医生一直开着“导航”,大大降低了“迷路”和“走错”的风险,使手术更加安全、高效


术中荧光导航


这位患者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地活动,术后一周内就顺利出院了。


切除标本


我们相信,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先进的手术技术和科学的术后护理,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正在面临肝癌的困扰,请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最适合的治疗方案。面对疾病,积极治疗是战胜它的关键。


#健康160 #医学科普 #肝癌 #肝脏肿瘤 #腹腔镜手术技术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