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如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马晓飞医生 发布于2023-09-28 15:55 阅读量1786

本文由马晓飞原创

中国是世界第一肝癌大国,全球每年新发和死亡的肝癌患者中,有超过1/2以上都来自于中国;平均每67秒就有1人被确诊为肝癌,平均每74秒就有1人因肝癌而死亡! 

更可怕的是,80%的肝癌患者一经发现就已是中晚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其内部缺乏痛觉神经纤维,大多数人在肝癌的早期阶段都不会出现症状和体征。即使肿瘤已经侵犯相当一部分肝组织,肝脏还可以凭借30%的正常组织维持人体的日常生理活动。因此,很多患者在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上腹疼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再去就医,往往为时已晚。

那么,如何做到肝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呢?具备以下几个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特别做到针对性的预防——

一、感染病毒性肝炎人群

乙肝和丙肝为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约85%的肝癌患者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毒缓慢且持续地损害肝脏,从而导致肝硬化,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发展至癌症。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对于已感染乙肝的患者,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将病毒的DNA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减少其对肝组织的损害,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

对于丙肝,虽然目前没有疫苗,但避免危险行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万一感染丙肝病毒,经过规范治疗,大部分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得到治愈。

二、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在我国,“过量饮酒”是肝癌的第二大危险因素。肝脏是代谢酒精的器官,而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又会造成肝细胞损伤,诱发酒精肝、肝硬化等问题,并进一步演变为肝癌。同时,酒精还能加重肝炎病毒对肝脏的破坏,协同促进肝癌发生。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除了“过量饮酒”,吸烟、肥胖和糖尿病等均可增加肝癌发病风险

因此, 戒烟限酒,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均衡饮食,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是成本最低也是最有效的预防肝癌的措施。

三、具备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

1、 有肝癌家族史

肝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家族中某些遗传性肝病(如:血色素沉着症、威尔逊氏症)会增加罹患肝癌风险的肝病。患有这些遗传性肝病或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肝癌的预防。

2、 黄曲霉毒素暴露

黄曲霉毒素是靶向作用肝脏的Ⅰ类致癌物。储存不当的花生、玉米、大米等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生活中,我们应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品, 避免使用霉变的厨房竹木制餐具等。

3、 盲目服用中药材

肝脏是代谢和解毒器官,《Science》子刊中的一篇文章表明,传统中药中常见成分——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可能是导致很多亚洲人患肝癌的原因。在我国,约70多种马兜铃属植物被用作药材,并被生产成不同的中药制剂。因此,大家在服用中药材时应注意其成分,盲目服用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久而久之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肝癌的出现是综合因素的结果,并不是哪一种因素就绝对会致癌。除了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也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以上高危人群,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建议至少每隔半年进行1次肝癌早期筛查——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测。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于肝胆外科就诊,争取更早的治疗时机,改善癌症的预后。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