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鼻息肉的发生,它的症状有哪些,不治疗会病变吗?

王其峰医生 发布于2019-11-25 16:33 阅读量6498

本文由王其峰原创

鼻息肉就是我们的鼻腔内部长出了息肉了,息肉严重的时候会给我们的呼吸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鼻部患上鼻息肉之后,就会十分痛苦,并且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鼻腔的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疾病呢?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鼻息肉分为:过敏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发现与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鼻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鼻息肉的症状以进行性加重鼻阻塞为主。随着息肉不断长大,鼻塞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病人只好张口呼吸。口干、口臭、鼻涕不易擤出、嗅觉丧失、头昏及头痛等也是常有症状。巨大或多发性鼻息肉不仅塞满了鼻腔,而且使鼻北饱满,外鼻增宽,向外膨隆,很像青蛙伏在面部中央,医学上称为“蛙鼻”。鼻息肉的危害性非常大,在发病期间是有恶变为鼻癌的可能的。所以,对于某些鼻息肉表面不光滑、触之质脆、易出血或鼻涕中带血的,尤其发生在40岁以上的病人,都应提高警惕,应尽早摘除,产做病理检查,以免贻误治疗。早期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鼻息肉早期针对病因作适当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减轻鼻粘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和鼻窦的引流,以减轻头昏和头痛,并使嗅觉功能得到改善。当鼻息肉长大阻塞鼻腔或长出鼻前孔外时,应当手术治疗。

患者术后将口内分泌物轻轻吐出,不要用力咳,更不能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应多次少量饮水,湿润口咽部,或术后于患者口部盖湿纱布以湿化吸进的空气。休息体位要注意,患者术后睡眠、休息时保持正确的体位对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如采取半卧位可减少头部充血、出血,且便于分泌物吐出,减轻局部肿胀。严密观察鼻腔堵塞物有无松动脱出,若纱条脱出,切勿用手拉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患者出现阵发性喷嚏、咳嗽时应指导患者张口深呼吸,以免堵塞物脱出引起出血。

饮食上,患者在术后应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以增加患者自身的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另外,饮食上要避免过热、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粘膜引起伤口出血。少吃油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

u=1547023322,3875154043&fm=26&gp=0.jpg

鼻息肉不治疗会发生病变吗?

现在好多人都听说过鼻息肉这种病症,并且好多人也是十分害怕这种疾病,但是有些人对鼻息肉这类疾病不是太在乎,根本不当回事,所以对这种疾病不采取任何的措施,那么鼻息肉不治疗会发生病变吗?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病,危害很大。如果在发病时没有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并且人们经常把鼻息肉与肿瘤相混淆,不能够正确区分,往往会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

鼻息肉并不是真正肿瘤,多为慢性炎症刺激或变态反应所致的鼻腔或鼻窦粘膜发生高度水肿或肥厚。带蒂形状像葡萄者称息肉。发生于鼻甲上的基底宽广而没有蒂者,叫息肉样变。两者病名不同,但病变是一样的。因病变组织不同,息肉可分为血管型、水肿型、纤维型及囊肿型。一般水肿型最多,也可混合出现。

鼻息肉是一种看似不太严重的疾病,也是一种最能让我们忽略的疾病,但是越是这样的疾病症状越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不然等到疾病发生病变的话,再来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就真的是太晚了,并且鼻息肉这种疾病是很有可能发生病变的,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延误治病的好时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