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整个人闷闷的,像是被丢进一个四周都是塑料薄膜的空间,声音似乎像是闷在里面,听不清还吵,不知道是脑袋还是耳朵,嗡嗡作响。
很多人不了解,有的把脑鸣当成的耳鸣,有的把耳鸣认作了脑鸣,治疗不对,效果不好,腰膝酸软、目眩,并且还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
其实脑鸣和耳鸣很好区别,认准治疗,尽早摆脱。
脑鸣:就是自觉脑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流水声、嗡嗡声、鸟鸣声、虫鸣等,可时响不停,或持续不止,使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难以忍受。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耳鸣通常是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的主观感觉,即主观性耳鸣,简称耳鸣。
经过专业调查,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肾虚!
这是传统说法!但肾虚的意思特别广,并不仅仅是大家所理解的和泌尿生殖有关的肾脏。
中医的肾指的是身体的功能状态,因此,涉及到很多器官系统,所谓肾虚,就是这些器官系统的虚损或者衰老,脑血管也包括其中。随着血管的硬化及供血的不足,耳鸣就会出现,这也是为什么耳鸣很难治愈的原因之一。
具体的脑部鸣响有以下几类原因
脑部疾病:脑肿瘤、炎症、变性、脑萎缩、脑中风、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肾病、毒血症、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脂等;
耳部疾病:常有耳鸣等症,但系耳内鸣响而非脑内鸣响,耳部检查多能发现病变心身疾病特别是可能与紧张、焦虑有关,这些病人由于长期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除脑鸣外;
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不足、心慌、气短、脑子空白感、躯体疼痛、头晕、头痛等很多主观症状,但客观检查常常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
过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现在经临床心理评测,多数病人属焦虑症、抑郁症或强迫症等;其它原因如某些药物的使用亦可引起脑鸣。
耳鸣的原因分类就比较明确,有两大类,六小类
1.听觉系统疾病:
(1)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引起的耳鸣。
(2)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引起的耳鸣。
(3)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引起的耳鸣。
2.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虽然还是需要到医院详细检查后才能明确病情,但是在了解后,日常生活里,可以根据不同的鸣响来进行好的预防和调理。身心舒畅,生活才会更有动力!
也可以多吃些含锌和铁的食物,比如鱼、牛肉、鸡肉、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豆制品等。
无论耳鸣还是脑鸣,都会给患者带来困忧,要及早的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