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医院检查发现肺结节,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全国肺部结节总人数为 1 亿 2 千万左右。在所有做胸部 CT 的人群中,肺结节检出率接近 40%,抽烟的人群肺结节检出率超过 50%,50 岁以上长期抽烟或工作环境不好的人群中肺结节检出率甚至能达到 80% 左右。什么是肺结节?
简单来讲,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学上
表现为 ≤ 3 厘米的高密度影。
肺结节离肺癌有多远?
实际上,90% 以上体检发现的肺小结节都不是肺癌,因此大可不必过于惊慌失措。
绝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概率约 5% 左右。
问: 肺结节从何而来?为什么我这么年轻也有肺结节?
可能是肺部生病后留下的「疤痕」——例如感染肺炎、肺结核等痊愈后留下的;
可能是良性肿瘤;
可能是早期肺癌、淋巴瘤、转移癌等,这类称为恶性肺结节,需要提前揪出来,提前干预。
「好多人都有肺结节,不用特别在意吧?」
「提示良性,以后不用复查了吧?」
「5 毫米的小结节要管吗?」
「磨玻璃是什么意思?」
...
当我们拿到 CT 检查报告提示有肺结节,一堆医学术语看不懂怎么办?不要慌张,不要纠结~今天专家教您怎么划重点!
一.先看「性质」:到底是「实性」还是「亚实性」?
实性结节:简单来说就是影像上显示看起来实打实的、边缘非常清晰的结节
亚实性结节: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杂磨玻璃结节
查出肺结节要不要紧?关键先看这 3 点!
相比之下,「亚实性结节」应更引起大家的重视,检查报告上看到「磨玻璃」三个字要更加警惕一些。
磨玻璃是指从影像结果上,看起来比较朦胧,观察结节边缘有晕开的感觉。为什么要更警惕呢?
数据显示,纯磨玻璃样结节中约有 34% 为肺癌,随直径增加,肺癌可能性会增加;而混杂性玻璃结节中有 40%-50% 为肺癌,随直径增加,肺癌可能性增加。
与亚实性结节相比,实性结节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那实性结节可以放轻松不管吗?
当然不可以!仍需保持重视,实性结节中也有一定的恶性结节。
我们必须在医生科学指导下定期随访,观察结节的动态变化。对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命没有「概率」之说。对于肺结节,没有任何一种类型是可以完全置之不理的,任何一种类型都会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我们要做的是科学客观对待。
二.再看「高危因素」,您是否具有肺癌高危因素?
您是否是年龄 ≥ 40 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 ≥ 20 包年(或 400 年支),或曾经吸烟 ≥ 20 包年(或 400 年支),且戒烟时间<15 年;或长期处在二手烟环境中;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三.再看「大小」:你的肺结节有多大?
大小分类
微小结节:<5 毫米
小结节:≤ 1 厘米
结节:≤ 3 厘米
在明确你的结节是实性还是亚实性之后,你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具有肺癌的高危因素、以及肺结节的直径大小。
绝对大多数人发现的都属于小结节。肺结节的恶性程度与肺结节大小有关,通常结节体积越大,恶性的概率就越高。
但这并不绝对,还需要结合全方位因素来分析,这是一项复杂、动态的工作,要求专科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结合性质、高危因素、大小,明确下一步随访方案。
实性肺结节,且<1 厘米的,其恶性概率为 2.2%,大部分的指南和共识推荐随访为主。如何保持随访的频率呢?
①具有上述肺癌高危因素的:
结节<4 毫米,12 个月后随访,如果稳定的话每年定期复查 CT;
结节 4-6 毫米,6 个月和 12 个月后分别随访,如果稳定的话每年定期复查 CT;
结节 7-10 毫米,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后分别随访,如果稳定的话每年定期复查 CT。
②没有上述肺癌高危因素的:
结节<4 毫米,选择性随访,也可以 1-2 年随访一次,可以放松心态,不要焦虑;
结节 4-6 毫米,12 个月后随访,如果稳定的话每年定期复查 CT;
结节 7-10 毫米,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分别随访,如果稳定的话每年定期复查 CT。
实性肺结节,且 ≥ 1 厘米的
医生通过胸部影像学表现和高危因素来评估结节的可疑恶性程度,分为低度可疑、中度可疑、高度可疑三种类型。评估需要依靠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于评估为低度可疑恶性肺结节,1-2 厘米的需要 3 个月后重新复查 CT,重新评估;2-3 厘米的 1 个月后重新复查 CT,重新评估。
对于评估为中度可疑恶性肺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比如 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导航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抗感染 1-3 月后复查。
对于评估为高度可疑恶性肺结节,高度怀疑是肺癌,通常会建议外科手术。不能耐受手术的,可以通过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取得病理确诊后,进行放疗、射频消融等治疗。
亚实性结节的患者
不像实性肺结节,其自然病程是逐渐增长的,亚实性肺结节(如果是恶性)的自然病程有着不同的表现(长期稳定→逐渐增长→假性缩小→稳定后进展),所以,自然病程是判断亚实性肺结节发展的重要指导因素之一。
很难一以概之,简答来把握请参考下方建议:
如果您是 3 个月前做过肺部 CT 的患者,先看与之前对比有无改变。
结节增大的:需要 MDT 多学科讨论
结节稳定不变的:由专业医生评估恶性概率,概率低的或长期稳定的可以年度常规随访;概率高的或形态高度肺癌的需要 MDT 多学科讨论
结节缩小了:6 个月后随访
结节被吸收:年度常规随访
3 个月前没有做过 CT 的患者,应该在 3 个月后复查胸部 CT,复查结束后参考上述流程。
四.其他常见问题
1. 随访过程中,有新发的肺结节怎么办?
首先考虑是不是感染造成的,如果是感染造成的,抗感染治疗 1-3 个月后复查 CT、随访。
如果不是感染造成的,根据性质、大小来进一步确定随访、治疗方案。
2. 多发性肺结节是什么意思?
就是 2 个以上的肺结节,这种情况我们要揪住最可疑的肺结节(需根据临床经验判断)。
对于多发性实性肺结节,应考虑肺转移瘤、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真菌)、非感染性肉芽肿等。
对于多发性亚实性肺结节,应考虑多原发肺癌、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等。如病灶在 3 个月内首次随访 CT 后无明显变小、变淡或吸收,应考虑多原发肺癌的可能性。
当对多发肺结节进行分类和采取最佳治疗存在困难时,建议进行多学科诊疗(MDT)。
3. 担心肺结节演变成肺癌怎么办?日常注意什么?
第一,查出肺结节后,规律复诊、及时就医。
第二,远离肺癌高危因素:首要的是戒烟,包括避免吸入二手烟;其次避免接触石棉、铍、铀、氡等。
第三,科学对待肺结节。千万别把「肺结节」变成「心结」,认清事实,冷静应对。很多肺结节是终生不会发生改变。日常饮食对肺结节没有任何影响,只要注意生活环境、空气干净就行啦~
第四,即使确实是高危肺结节,以我院心胸外科为例,针对此类患者基本都是微创手术切除(单孔胸腔镜手术),对人体的创伤小,而且高危肺结节手术病理结果大多都是早期的肿瘤,对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哦!
4. 计算「肺结节恶性概率」的 Mayo 模型小程序靠谱吗?
网络中也有一些「肺结节恶性概率 Mayo 模型」小程序,输入年龄、是否有高危因素、病史等相关数据,可以得到关于肺结节恶性概率的数字结果。那这个靠不靠谱呢?
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之一,但仍需要结合结节的形态学、结节的变化对比等来分析,不可一以概之。
5. 关于肺结节的描述中,边缘、毛刺是什么意思?
这些词语都是影像科医生关于结节形态的描述。
通常来说,良性结节周围比较光滑,边界清晰,形态比较规整;而恶性结节形状不规则,边界不光滑,结节分叶,周围有毛刺浸润,尤其是短毛刺,胸膜下结节出现黏连,内部质地薄厚不均,特别要注意磨玻璃结节,因为这类结节发生恶变的可能性较高。
6. 哪些人需要 MDT 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
肺结节评估和诊治非常复杂,对于亚实性的结节、大于 8 毫米的结节,都建议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