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术前戒烟是确保手术顺利的关键因素。尽管肺切除术伴有一定的死亡风险,直接因手术或麻醉致死的可能性极低。术后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术后肺炎最为常见且致命,而这与患者术前是否持续吸烟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对于未能在手术前至少两周戒烟的患者,其临床特征尤为显著:
- 麻醉及气道管理复杂化:由于肺部和气道明显炎症,麻醉医生在气管插管后发现大量黄脓痰,不得不频繁使用吸痰管清理。小气道炎症引发的痉挛导致肺部难以塌陷,反而持续膨胀,迫使麻醉医生使用解痉药物和激素以控制情况。若肺部无法塌陷,胸腔镜手术将难以进行,因为缺乏操作空间。这要求麻醉医生多次调整导管位置,反复吸痰,有时还需更换资深麻醉医生,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在手术尚未开始之前,这类患者的麻醉时间已比常人多出40至60分钟,延长的麻醉时间进一步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肺部感染。
3. 手术操作难度加大:当肺部未能塌陷时,外科医生在使用卵圆钳处理肺组织时会发现其容易破损。未戒烟者的肺组织及周围组织质量低劣,类似于水肿的组织或烂豆腐,一夹即破,触碰便渗血。这种情况不仅干扰了外科医生的视野和判断,而且不断出血会严重影响医生的情绪和手术节奏。面对重复的出血,外科医生需要不停止血、缝合肺部、寻找解剖结构、平复情绪,然后再次重复这一过程,极考验医生的耐心。手术完成后,还需要细致的止血操作。
4. 术后恢复缓慢:此类肺组织术后易出现痰液积聚、咳痰无力、呼吸困难和氧合不足。如果仅采用常规的单药预防性抗炎治疗,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或肺不张等并发症。为降低这些风险,通常需要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若不幸发生肺部感染或肺不张,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气管镜吸痰、更强力抗生素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时甚至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ECMO抢救等措施,这不仅增加了治疗费用,也延长了住院时间(非吸烟患者术后可能仅需住院2天,而未戒烟者可能需要5至7天)。
5. 增加肺栓塞风险:继续吸烟还会使肺血管处于高危状态,提升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肺栓塞的危险与脑梗塞或心肌梗死相似,一旦发生,致死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