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社会,人人都是谈“癌”色变,因此很多人每年都会给自己做一次肿瘤方面的体检,很多时候我们的抽血化验单都会有一个叫做“癌胚抗原”的项目,难道这个检查项目真有如此神通广大,能够提示所有的肿瘤?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癌胚抗原CEA)的真
癌胚抗原(CEA)本质上是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由于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而得名。没错,它还有一个兄弟,叫甲胎蛋白(AFP),他们同样是在胎儿时期含量较高,出生后血清含量显著降低,但是和AFP不同,CEA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升高,这也是让临床大夫比较头疼的地方。
为什么很多临床大夫都对这个检测指标“又爱又恨”呢?那我们就要说说CEA的几个特征。
首先是因为CEA水平的升高不能提示我们是哪个器官出现了问题,因为在结肠癌、胃癌、胰腺癌、小肠腺癌、肺癌、肝癌、乳腺癌、泌尿系癌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Brenner瘤、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中都会出现血清CEA的升高。
另外,CEA这个指标也会有走眼的时候,在一些良性疾病中也会升高,比如胆汁淤积、结肠息肉、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肺气肿等。
但是,通常它升高的幅度不是很大,一般不超过10 ng/ml。吸烟者中约30% CEA大于5 ng/ml。若CEA高于10 ng/ml,临床大夫需再抽血查其余肿瘤标志物,并进行各脏器相关检查如胃肠镜、胸部CT、甲状腺B超等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当我们看到化验结果显示CEA升高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得了肿瘤,一定要找专业的医师来判断自己的情况。除此之外,CEA浓度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的风险。
CEA的“正确打开方式”
虽然有上述的缺点,CEA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检测标志物,因为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太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要说有变化就是体现在肿瘤的变化上。因此CEA检测主要用于指导肿瘤的治疗和疗效监测。一般情况下,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浓度升高。而且,CEA还可以提示患者是否有潜伏的转移和残留肿瘤。
最后
CEA就像是一位特别爱出风头的少年,我们在多种肿瘤甚至是一些良性疾病中都有可能看到他的身影。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CEA最重要的价值是用于指导肿瘤的治疗和疗效监测。我们在平时体检中如果发现自己CEA轻度升高,别慌,继续随访即可。但是如果发现CEA高于7.5ng/ml甚至高于10ng/ml,需要引起注意,一定要到医院行进一步的检查来了解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