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与这些疾病都有关系!

赵宏波医生 发布于2022-03-22 17:23 阅读量876

本文由赵宏波原创

我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酒在各种社交场合中都必不可少, 然而饮酒后体内由乙醇转化而成的中间产物乙醛却不容小觑,人体吸入低浓度乙醛即可引起不适,高浓度吸入有麻醉作用,可致死。且乙醛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尤与肿瘤密切相关。


ALDH2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野生型ALDH2 为同型二聚体,由两个相同的蛋白单体ALDH2*1(GG基因型)组成。而突变型ALDH2(ALDH2*2 ),及突变型ALDH 2*2 与野生型形成的杂合子(ALDH2* 1/*2 GA 基因型)对短链脂肪族醛类的催化活性明显降低,突变型ALDH2 对乙醛的催化活性低于野生型二聚体活性的10 %。


ALDH2 除了与酒精性肝病等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外,还与其他一些疾病相关,如消化道肿瘤、白血病、帕金森病(PD)等。乙醛脱氢酶解除细胞组织中醛基毒害的作用逐渐被发现,乙醛脱氢酶基因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也正在逐渐被发掘。

 

ALDH2*2是ALD的负性危险因素


Qiu Lizhen等在人ALDH2*2 与酒精性疾病的研究中发现,ALDH2*2 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携带者对酒精的依赖,并与酗酒导致的酒精性中毒、酒精性肝病、上消化道癌及胃癌等疾病存在高度相关。Leng Aimin 等人[9]也发现, 在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ALD) 人群中以ALDH2*1/1(GG)基因型为主。另有实验发现,在壮族和汉族的肝癌组和对照组中ALDH2*2 携带者分别占50.33 %和47.95 %,ALDH2 基因型与肝癌发病无相关性。而频繁饮酒可能是ALDH2*2 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饮酒频度每周≧3 次的ALDH2*2 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饮酒频度每周<3 次的ALDH2*1 携带者的3.34倍[10]。

 

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摄入体内的乙醇有90 %以上是在肝脏内进行代谢,但乙醇与消化道上皮的直接接触也可导致该区域出现癌变。研究发现,饮酒习惯与食道癌的联系主要与醇醛脱氢酶基因多态性ALDH2 有关,丁建华[ 11]等对江苏省泰兴市22l 例食道癌病例和191 名有饮酒习惯无肿瘤史的对照组进行调查发现, 携带ALDH2 AA 和ALDH2 GA 基因型者患食道癌危险性明显高于携带ALDH2 GG 基因型者;与同时携带ALDH2 GG 和ADH2 AA的不饮酒者相比, 携带ALDH2 G/A 或AA 和ALDH2GA 或GG 的饮酒者,患食道癌危险性OR值高达8.36。也有研究发现, 细胞色素P4501A1-Mspl、ALDH2 变异基因型和饮酒是食管癌的易患因素, 三者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着协同的作用。


与白血病之间的关系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易发于各个年龄段。王季石[13]等通过将ALDH2基因导入K562细胞后研究发现: 高表达的ALDH基因可以促进K562 细胞的增殖,并能大大降低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这对乙醛脱氢酶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与帕金森病(PD)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PD作为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能通过氧化神经毒性产物从而发挥解毒的作用, 而在PD细胞模型中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前体的氧化修饰水平有显著提高,ALDH2前体的氧化修饰可能影响ALDH2发挥抗氧化防御及醛基解毒作用,从而使神经毒性不能得到解除, 为对P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ALDH2(GG 型)能通过其氧化作用消除醛类物质,防止醛类物质对膜脂质的过氧化, 从而保护了心肌细胞。有研究表明,ALDH2 基因AA/AG 型组心肌梗死、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GG型组[15-16]。在缺氧心肌细胞中ALDH2 基因下调[17],且血浆中ALDH2 活性水平越低,心肌梗死面积越大。此外,ALDH2 基因突变者可能更易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也是导致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因素[18]。ALDH2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在广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其 他


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ALDH2 基因突变型组2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组[15]。ALDH2 的基因变异与鼻咽癌的患病风险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统计[19]。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