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帕金森DBS手术,医生们一直纠结如何让病人获益最大,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技术,可是它确实能够帮助病人生活的更好,解决药物不能够解决的难题,前提是:你是合适的病人,你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这个疗法。
上周关于手术的公益讲座刚刚结束,坐在桌前正在读着帕金森机制研究的文献,忽然陈年旧事一个病人的故事浮进脑海挥之不去,顺着涌起的思绪,打开电脑,倾诉于指尖一吐为快~
这是一个做着地板生意的老板,门诊看了几次,生活工作都不受疾病的影响,驰骋在生意场上,并不能看出是个罹患帕金森数年的病人。只是有时疾病发作时,难以名状的后背沉重压迫感,“一座大山压着”“后背一块大石头”,让这个久经商场阅历丰富的老人备受折磨。
我理解他的痛苦,可是仅凭这一点感觉症状,在他还活动自如时就动员他接受几十万的手术么,何况手术无常也许差之毫厘的电极植入会引起其他恼人症状,并不比手术前有更好的改善,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结果也并非不可能。因此每次当他询问手术时,我总是说再观察看看。
终于在一次公益讲座时,他坐到我身边说:罗大夫,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也要手术,我儿子不同意也拦不住我,我自己的病自己花钱,自己说了算”。
术前交代时,我第一次看见了他的儿子,整个手术交代谈话,他始终沉着脸一言不发,不能获得关键家属的回应和理解,让我心里七上八下。
好在外科医生非常给力,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并效果极好,那块大石头和大山即刻被挪走,患者至始至终处于开期,经常看见他在病区的长走廊上来回走动,这时父子两个均露出开心的笑容不停的感谢医生,我甚至还有些后悔没有早早建议手术。
可是我知道,这只是治疗的开始,跟病魔的斗争远远没有结束,之后还会不断经历疾病的反扑、击退、再反扑、再击退,经历与疾病的纠缠,妥协,多种手段长枪短炮与疾病争夺阵地,在正规用药江郎才尽之时,凭经验、凭理论、凭不断的尝试和学习、也凭运气和猜测,更凭借医患之间的信任和与顽疾斗争的勇气,挖掘寻找他山之石(他病之药)迂回曲折,也许才能力克顽疾,解人间苦痛…
当然也有很多患者由于疾病亚型本身的特质,发展缓慢,虽有帕金森之实,却也能尽享天年,一生无忧~
帕金森手术如何才能最多最大程度的帮助到患者:归纳有如下三点
1、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才能接受手术,患病4年以上,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良好
2、 手术中电极放置准确,目前由于计算机、电生理监测的介入,有几年经验的外科医生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
3、 术后的正规治疗,包括程控、调药、康复,这里又重新回归到医生对疾病诊治的经验,以及医患充分的沟通,医生和患者对治疗合理的期望值,患者对人生的态度、对疾病的接纳、价值观世界观等。
在与帕金森疾病争斗中,我们有一个强大的联盟,内科医生的调药程控、外科医生的精准手术、康复医生的补救或预防性训练,加上患者本身的积极心态和勇气,家属的关爱心理支持…,
也许我们在对抗病魔的过程中会有其他人生轨迹不能获得的收获,疾病的存在让我们更能体会到人生中美好的东西,体会到亲情,理解,支持,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有机会去实现一个更坚强、更有目标的生存~
恰逢冬至,北方今天吃饺子过冬至,收笔时祝愿天下病痛都能因为关爱而减轻~ 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