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说多发性骨髓瘤之误区篇—致MM病人和家属(上)

陈海飞医生 发布于2019-07-07 16:04 阅读量6810

本文由陈海飞原创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有困难,加之多数患者首诊科室不在血液科,因此误诊、误治比例非常高,造成MM患者在各个科室尤其在骨科、肾脏科、感染科、老年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各家医院到处转诊,到处“流浪”。最后造成治标不治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延误本病(骨髓瘤)的诊疗。其实,除了医务人员容易误诊、误治外,病人及家属也对本病缺乏应有的认识,误区不少。


       本期聚焦病人及家属误区,提高病人认识,减少误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疗效,从而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延年益寿。


       1. 关于骨髓穿刺检查(简称“骨穿”) 。对于骨穿检查,主要的误区有三条,①不仅仅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很多血液科其他病人或者家属要么认为骨穿风险大,要么对人体损害大,从而不愿骨穿。其实,骨穿是血液科的基本操作,就像静脉穿刺一样简单,且有经验的医师在常见的部位进行骨穿基本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仅小部分人在穿刺时稍微有点疼痛或酸痛。②骨髓是人体少有的“精华”,抽一次就少一份。其实,骨髓遍布在人体所有的骨头里,只要有骨头的地方基本上都有骨髓,既不是所谓的“精华”,也不会因少量的穿刺抽取骨髓液造成造血不良,因为骨髓有强大的再生和更新能力。③多次骨髓存有顾虑。为什么要多次穿刺呢?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些疾病的诊断需要,由于不同的骨髓空间细胞及微环境分布不均一性,一次抽取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 ,因此多个不同部位的穿刺检查为了精准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的需要;二是为了评估疗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的需要。


       2. 关于骨髓及病理检查项目。为啥要做那么多项目(常规的血液肿瘤的MICM检查)甚至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呢? ①因为多发性骨髓瘤影响的靶器官很多,为了精确评估病情及受累的器官的需要,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既可以是骨髓瘤细胞直接侵犯任何器官和组织,还可因M蛋白沉积、错误折叠等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功能障碍甚至衰竭。②骨髓瘤本身是一种恶性肿瘤,需要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的“画像”(从多个角度包括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甚至基因组学等各个方面精准诊断,寻找这个病人与其他病人不一致的地方,寻找可能的靶向治疗的证据),尤其在初诊时或病情变化或复发时必须再评估再检查,以减少医师的盲目性,这样有助于医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尽管全面检查可能多花费了一些钱,但最终有利于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治疗,少走了弯路,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还可能节省了费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