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宝宝的长大,液体食物渐渐满足不了机体的营养需求,在一岁内完成由液体到固体
食物的转换是监护人必须面对的挑战。
无论牛奶还是母乳对于 6 月龄后的婴儿而言,其能量密度过低、营养单一,已不能独立
担当营养卫士的角色。而且进食液体无需咀嚼,口腔运动少,不利言语发育。但高度进化的
人类并不能适应从液体直接转换成固体,需要通过泥糊状食物来过渡,即:液体——泥糊—
—固体“三级火箭论”。严格意义(专业)上的说法并不是“添加辅食”,而是“过渡期食物
的引入”。 “辅食”易被误解为“辅助、其次、可有可无”的食物。
添加辅食的时间主要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水平而定,一般在体重达 6.5~7 公斤、竖头稳、
可扶坐。
目的: 1.补充营养; 2.为断奶作准备;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原则:
1.从少量到适量:如蛋黄从 1/4 个开始试喂, 3~5 天增加到 1/3~1/2 个, 逐渐到 1 个蛋黄。
2.从细到粗:如先从细菜泥喂起→粗菜泥→菜丝→菜块。
3.从稀到稠:如稀粥→稠粥→软饭
4.由一种到多种:先试喂一种新食物,观察食后反应(有无皮疹、呕吐、腹泻等),在
婴儿适应后再试另外一种,必须一种一种地试。新增食物一般观察 3~5 天即可;如果有食物
不耐受、过敏病史的婴幼儿,则观察一周左右。
5.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逐步添加。
过渡期食物的引入表
月龄 食物性状 种 类 进食技能
4~6 月 泥状食物 菜泥、水果泥、含铁配方米粉、配方奶 用勺喂
7~9 月 末状食物 软饭(面)、肉末、菜末、蛋、鱼泥、 学用杯
豆腐、配方米粉、水果
10~12 月 碎食物 软饭(面)、碎肉、碎菜、蛋、鱼肉、 抓食、断奶瓶
豆制品、水果 自用勺
注意:
1.表中“ 进食技能” 一栏别忽视它,人和动物出生都会吸吮奶头、奶嘴,与生俱来,无需
训练——低等级能力;而提升智能是需要道具和技巧的,进食技能训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
环。 用勺、用杯有利口腔发育; 断离奶瓶避免依赖奶瓶; 自己进食可培养自信、自立性等
2. 早产儿的辅食起始时间,一般不早于校正月龄(自预产期开始计算) 4 个月,不迟于 6
个月。 过早,增加食物过敏产生、肠道感染机会;影响母乳铁的吸收。过晚,营养不足;母
乳喂养建立的条件反射牢固,不易接受其他事物;味觉发育不良。
3.婴儿进食频繁(大于 7~8 次/天)或夜间进食,使胃排空不足,影响食欲。一般 6 餐/天有
利于形成饥饿的生物循环。
4.可在喂辅食后吃奶,逐渐形成辅食替代一餐奶;辅食应清淡,无盐或低盐、少糖和油、不
用蜂蜜水或糖水。
5.婴儿期乳品是主食,奶量一般不宜低于 600 毫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