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久了会“变聋”吗?听到这种声音需要尽快就医!

刘克元医生 发布于2021-12-15 08:56 阅读量439

本文由刘克元原创


对于很多耳鸣患者来说,他们的生活仿佛自带“背景音乐”:

明明身处安静的环境,耳朵里却隐约听见汽车的鸣笛声,或是虫子的叫声,或是喇叭的响声……

有的声音会在几分钟内消失,但也有的会持续几小时、几天,甚至是几年。

在白天还可以忍受,但到了晚上则可能会因为这声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图/pinterest

那么,什么样的症状就表明你正处于耳鸣风险中?耳鸣会进一步导致耳聋吗?


耳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耳鸣是人耳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异常声音感觉。

在当前,我国约有1.5亿耳鸣患者。

根据临床发现,40岁以上的成年人耳鸣发病率约为15%,65岁以上老人发生中度耳鸣接近33%,并且其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

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偶尔耳鸣不要紧,因此耳鸣患者的就医率也只有不到两成。

在临床上,耳鸣分为生理性和神经性:


01 生理性耳鸣

生理性耳鸣类似于关节响声、血液流动或脉搏跳动的声音。

如果在寂静的夜里,耳朵出现这类声音,不必太过惊慌,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02 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往往是吹风声、刺耳的尖声、高调的笛声和鸟叫,或是高频性蝉鸣的声音。

这是由于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导致的,需我们及时就医。


图/pinterest


导致耳鸣的原因有哪些?


耳鸣其实是身体的报警器,人体很多系统出现问题时,往往最先都会以耳鸣的形式发出警报。

当耳鸣伴有单侧听力突然减退、急性眩晕或头晕发作、头颈部剧烈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就需要我们及时就医。

还有部分患者担心“久鸣必聋”,其实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都是引起耳鸣的常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耳鸣就会导致耳聋。

耳鸣和耳聋之间也没有必然和直接的关联,但需要就医时不要拖着,以免耽误病情。

除了疾病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01

高盐高糖饮食

根据医学家调查发现,多达92%的耳鸣患者食用了过多的糖,而饮食中含盐量过高,也可能会影响血压,造成耳鸣。


02

焦虑情绪

承受巨大压力,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也会造成耳鸣。

因此,当出现耳鸣问题时,及时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也是十分关键的。


03

长时间使用耳机

长时间使用耳机时,近距离、长期、过量的刺激会使听毛细胞受损,导致耳鸣、耳朵疼痛、重听甚至听力下降。


GIF/pinterest


该如何改善耳鸣问题?


在生活中,尽量要远离噪音,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耳机的音量也不应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在地铁、市场、娱乐场所等噪音大的地方最好不要戴耳机,切忌戴着耳机睡觉。

尽量避免让负面情绪影响自己,如果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疲劳状态,就很容易出现或加重耳鸣。

如果因此而导致耳鸣,我们可以先行调整生活节奏,放松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

此外,也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一般来说,成人的睡眠时间要保证7~8小时,儿童需9小时。

GIF/pinterest


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尤其是含叶酸的食物,少喝含酒精的饮料,戒烟,积极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成都军大医院——精神心理医疗质量诚信单位,是城镇医保、门特定点单位,依照“多学科-多维度-多层级”医学模式,主要打造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紊乱、头痛头晕、心理咨询等20余个优势诊疗项目,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精益化的医疗服务。


发送以下关键词在线免费咨询


抑郁

抑郁症、情绪低落、想哭等困扰


焦虑

焦虑症、紧张、心悸、胸闷等困扰


失眠

失眠多梦、早醒、睡眠障碍等困扰


青少年

孩子叛逆、厌学、网瘾等困扰


精神心理

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困扰


其他

头痛、头晕、耳鸣、脑鸣等困扰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