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失眠这个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跟身边人一谈,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失眠。
中新网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90后则更加严重。
如果你平时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几种现象:
凌晨两三点发个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
身边吃褪黑素、上医院找医生开安眠药的人变多了
早晨上班时,同事打哈欠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明明很累,但就是睡不着?这也许是很多人在深夜都会思考的问题。
长期睡眠质量差,不只会影响我们转天的精神状态,身体也会慢慢发生变化......比如,肥胖,皮肤暗沉发黄,长皱纹衰老,变成“熬夜脸”。
再比如,整个人疲倦,记忆力下降,脑子不清楚,反应慢,会变得焦虑、抑郁,影响心理状态。
更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到生命。
图/pinterest
几种常见的睡眠困扰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分类,睡眠障碍包括了多个大类,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几种是:
失眠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即频繁觉醒或醒来后难以入睡、以及早醒等症状。
嗜睡症
表现为睡眠时间超过7小时仍然自我感觉十分困倦、一天内反复陷入睡眠等症状。
梦魇障碍
表现为睡眠期后半段反复出现威胁生存、安全或躯体完整的且能够详细记忆的梦。
此外也有一些更小众的困扰,例如:发作性睡病(随时会倒下睡着),还有不安腿综合症(腿或胳膊有蚁爬、发麻等感觉,必须动一动)等。
在当前,我国成年人的睡眠障碍以“失眠类”和“睡眠呼吸障碍”为主。
GIF/pinterest
该如何让自己睡得更好?
每个人的失眠情况有重有轻,如果只是偶尔一两晚没睡好,能自行调节过来的,就无须过度担心。
但是,如果自己无法调整,甚至因为睡不着而影响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或是失眠的时间超过两周时,就应去看医生了。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提供的一些简单建议:
01
建立合适的睡眠计划
睡眠计划,包括对于每天的睡眠时长、入睡时间、起床时间的规划和安排。
这能够帮助我们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养成健康、规律的睡眠习惯,同时也有利于体内生物激素的平衡,从而更好入睡。
02
睡眠与生活的空间要分开
床,是一个只能用于睡眠的地方。
不要在床上玩游戏、吃东西,当然也包括工作。
将床当做工作区域,会使你的思绪始终无法从高强度的压力中脱离,也会使得你的身体肌肉即使在睡前也难以放松,最终就容易导致彻夜难眠。
03
警惕心理疾病的可能
很多时候,睡眠的问题,其实会反映你身体或心理上的其他问题。
睡眠与心理/生理问题之间,有很多时候都是相互影响的。
睡眠会对生理与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其实一些生理状况/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以及一些会造成不适或疼痛的疾病,都有引起睡眠问题的可能。
并且,抑郁和焦虑等心理方面的困扰对人们睡眠问题的影响更深,也更严重。
GIF/pinterest
所以,我们需要首先考虑,是否有生理或情绪问题干扰了睡眠,你需要先去处理相关的生理/心理疾病。
最后,你准备好调节一下自己的睡眠质量了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从今晚开始吧!
成都军大医院——精神心理医疗质量诚信单位,是城镇医保、门特定点单位,依照“多学科-多维度-多层级”医学模式,主要打造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紊乱、头痛头晕、心理咨询等20余个优势诊疗项目,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精益化的医疗服务。
发送以下关键词在线免费咨询
抑郁
抑郁症、情绪低落、想哭等困扰
焦虑
焦虑症、紧张、心悸、胸闷等困扰
失眠
失眠多梦、早醒、睡眠障碍等困扰
青少年
孩子叛逆、厌学、网瘾等困扰
精神心理
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困扰
其他
头痛、头晕、耳鸣、脑鸣等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