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焦虑症最痛苦的体验

文守玉医生 发布于2021-12-14 09:13 阅读量977

本文由文守玉原创

心慌、胸闷、恶心、头晕......感觉像心脏病发作,却又查不出病因?


你很可能是得了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患者常表现出反复出现突如其来的恐惧,发作时会有濒死感、恐惧、心慌、恶心、出汗、胸闷、头晕、不真实感、四肢发麻或颤抖等表现。

以上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惊恐发作”,发作第一次之后,就时常担心再一次出现发作。

惊恐障碍,其实是焦虑症中的一种类型。

焦虑、紧张或不安,是产生这些躯体不适感背后的原因,焦虑会激活植物神经的强烈反应,从而导致惊恐发作,并加重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图/pinterest


得了这个病,要去心理科!


很多惊恐障碍患者,由于在发作时常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所以常常以为自己是心脏病发作了,但经过检查后又没有发现心脏的任何异常。

多次就诊急诊科和心内科之后,才被有经验的医生建议转诊到心理科,此时患者往往表示怀疑,觉得:“明明是身体不舒服,为什么让我看心理科啊?”

很多患者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经过心理科的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之后,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疾病和焦虑有关。

惊恐障碍有时会合并“场所恐怖症”,由于害怕出现惊恐发作,这类患者往往不敢独自出门,不敢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敢去超市等公共场所。

这往往是由于怕自己独自在这样的场所出现疾病发作而无人救助,如果身边有人陪伴就会觉得好很多。


图/pinterest


得了惊恐障碍,怎么治?


由于大脑内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功能关系到一个人焦虑的程度,和惊恐发作的发生以及回避行为相关。

所以,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惊恐障碍,但是这需要在医院确诊后,并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和治疗。

而在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灾难化的负性思维模式,同时使其逐步适应恐惧的场合。

心理动力学疗法则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接纳惊恐发作及焦虑背后未被觉察到的感受,从而增加掌控感、缓解当前的症状。

图/pinterest


惊恐障碍患者


日常需注意这几点


1、发作时,先学会平静下来

当惊恐发作时,我们应当接受自己焦虑/恐惧的事实,试着把呼吸频率放慢,将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逐渐平静下来。

很多患者担心惊恐发作时,会有生命危险,其实可以放心,这种反应和人看恐怖片产生的恐惧相似,并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伤害。


2、 戒酒戒烟、避免咖啡等饮品

大量饮酒会刺激植物神经从而诱发惊恐发作,平时也应当尽量避免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同时,研究还发现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要更容易出现惊恐发作,惊恐障碍的患者应该爱惜身体,早点戒烟为好。


3、坚持进行体育运动

坚持进行体育运动被科学证明可以有效缓解焦虑,运动量建议逐渐增加,不建议突然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推荐的运动包括自行车、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天持续20分钟以上。

GIF/pinterest


同时,也要记得定期复诊,在医生的全程指导下进行治疗,是痊愈的关键。



成都军大医院——精神心理医疗质量诚信单位,是城镇医保、门特定点单位,依照“多学科-多维度-多层级”医学模式,主要打造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紊乱、头痛头晕、心理咨询等20余个优势诊疗项目,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精益化的医疗服务。


抑郁

抑郁症、情绪低落、想哭等困扰


焦虑

焦虑症、紧张、心悸、胸闷等困扰


失眠

失眠多梦、早醒、睡眠障碍等困扰


青少年

孩子叛逆、厌学、网瘾等困扰


精神心理

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困扰


其他

头痛、头晕、耳鸣、脑鸣等困扰

相关疾病: